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李玲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贯彻,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在不断更新,

        李玲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第二小学 717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贯彻,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在不断更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分层提出了观点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潜力的倾向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并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与相互作用下,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融合与互动,从中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分以下几种形式。
        一、学生情况分层
        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综合对学生的不同智力与学习自主能力对于现有知识的掌控程度进行分析,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层次:A组学霸组;B组不甘示弱组;C组学习问题组。在学生分层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家长的自尊心方面,有些学生不甘被分到C组,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应该分到B组,在这时就要教师出面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指以问题所在帮忙解答,在测验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成果进步与否进行及时的调整组内成员,认真跟进。
        二、教学目标分层
        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都存在普遍的优秀学习计划,其中对自己的成绩规划、自己的目标、自己的问题所在都有清晰的认识,会分析学习的其中规律,走捷径式提升成绩,不怕吃苦也不怕困难并肯下功夫努力拼搏。反之学习频频受阻的学生,一般成绩较为低的学生存在对知识认识不全面与目标不确定情况出现,其中对自己的成绩高低表示无畏,对学习兴趣较低,苦恼成绩提升不上去,对知识的掌控能力较差,不会举一反三,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因此,确定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与期待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分重点式教学,在知识点较难且不易理解的内容上多下功夫,要采用大多数学生接受且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由此达到显著效果。大纲与教材要进行钻研,将学生以不同小组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组学生,要求学生上课时候要理解并且做好笔记,熟练地回答课中与课后的例题,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B组的同学,要在认真听讲之后要理解与坐会课后题,可以将题讲出原由。对于C组同学要上课认真听讲,对于课中的知识点以自己的理解形式分析出来,要进行习题的练习设置,教师要跟进C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作业分层
        作业是要以课外独立的时间进行的学习,在白天的学习结束后进行习题去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主完成能力,责任感与条理性理解性的加强,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管理上的能力,对于重难点作业该何时去做,对于记忆性的作业要根据自己的特定时间进行学习,对于重复类抄写类作业该何时去做。作业不仅仅是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听课状态的反映,更是为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反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展开答疑解惑,针对性的问题进行一对一式解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联系,附带拔高题,开拓学生的思维。第二层次的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联系,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知识点表格,并且理解背诵。第三层次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联系,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知识点表格,并且理解背诵后还要进行单一的多项的简单练习题进行巩固。
        四、评价分层
        评价教学在分层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及时地反馈与评价,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反馈,从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作业布置难度,分层教学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在学习中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控程度,与学生对于学习的情绪体验。评价分为自主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四个部分。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写出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与希望改进的问题,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自主评价字数不能少,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与要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学生将其真正融汇到实际行动当中去,小组互评要指出对方在学习上的问题,秉持旁观者清的眼光去看待同学存在的问题。教师评价要以学生的日常表现,成绩体现与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家长评价,要根据学生在家里进行学习工作的表现来给出一个“情景再现”,教师与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共同进步。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练习、与成绩的体现作出有效的评价与鼓励。成绩方面要进行纵向关注,考查学生的层次提升程度,对学生的进步归于肯定并公开式地给予表扬。达不到原层次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学,解决非智力因素存在的学习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辅导,在重大考试的前后对考试存在焦虑感的同学进行聊天沟通,进行调解疏导。分层施教处要重点把握观察,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学会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五、结束语
   在教学的道路上,情况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分层可以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反映,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最终目标。教师还要着重关注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策略安排,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俊刚.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措施[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4):182.
        [2] 徐会平.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8):0296-0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