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旭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已经极为广泛,微课就是信息技术为教育领域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微课时间短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新颖。现阶段,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心也已经转变为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从以老师为主体展开过渡到以学生为根本,更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更关注学情的变化。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微课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的新颖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教与学的质量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就汉语言文学教学应用微课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尤其是教育部提出:新时期高校教育要“严进严出”,严把质量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需要注重到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在大数据视野下,构建起全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提高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的效果。
1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的不够了解,这也就使得教师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对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十分感兴趣,课堂上的专注度不足,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不够,所以也会让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1.2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的整体气氛冷漠僵化
高职教师在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授课全过程中,往往仅限于讲授课程大纲的基本内容,并且指导高职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任务。因此从总体的课堂气氛角度来讲,汉语言文学课由于缺少了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进而导致枯燥与冷漠的课堂氛围形成。高职教师需要运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来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授课过程,鼓励高职生运用自主思索的做法来获得更加深入的汉语言文学内容,收获全新的人文情感体验。反之,高职生在接受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内容时,如果没有做到自主进行思考,那么将会导致高职生在课堂上出现散漫心理,无法保证实现良好的汉语言文学课堂实效。
2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2.1运用多样化方式展开教学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方式之中,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打造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富有趣味和生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学习之中。首先,可以实施问题清单导学。问题清单导学,就是基于教学内容,设计一张问题清单,在课堂上通过清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教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如《骆驼祥子》,就可以立足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对课文展开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大意与内涵思想。其次,设计趣味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讲解之中,还可以构建起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形成切身体会。如教学《阿Q正传》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课文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构建起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代入阿Q的角色进行表演,切身体会阿Q的内心活动,对精神胜利法形成更深的认识。最后,还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合作对教材内容展开探究和讨论,在合作中对教材内容形成深入理解。
2.2主题明确,架构完整
该书研究主题明确,通过对汉语言文学选录经典理论和观点为主要内容,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了汉语言文学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工作,具有以下重要价值:第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助力学生知识学习的关键路径。在文化育人背景下,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时,要重视强化“以文学人”的内在优势,重视学生汉语言知识和人文意识等内容的综合培养,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学科优势,彰显人文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在人文素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应以“人文课堂”为载体,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汇总多元文化信息,搭建汉语言文学教学新媒体平台。事实上,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发展、培育是一项持续化的学习过程,是当前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筛选、教学目标调整的重要行为。第二,发展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兴趣,使学生在强体能的同时,实现健康习惯、汉语言文学道德的整体培养,生成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因此,为真正有效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创新,需要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形式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与理解应用一体融合,实现从学习知识到实践技能的整体升级。第三,随着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育人理念持续更新,汉语言文学教育逐渐向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持续优化和完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杜绝盲目效仿其他教育体系,通过打通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涉及的领域范围,更好适应全面育人的时代诉求。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因为汉语言的教学不但有关于汉语言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关于教学法以及不同的教学尝试,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尽量根据课程的设置,来完善教学体系,促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而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当中,学校也要尽量了解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后所可以达到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发挥出自己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接受学校的课程体系。而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完成自学任务,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提升汉源文学整体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4结合信息化手段来丰富汉语言文学课堂
信息化手段融入汉语言文学的高职教学课堂,意味着高职教师对于同学们提供多媒体的全面课堂展示平台,让高职生感受到直观与生动的汉语言课程内容,帮助同学们简化课程学习与探索过程的难度。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依靠汉语言文学的高职教学课堂作为载体,运用多种教学举措来培养高职生的崇高人文情感,帮助高职生形成完整与健全的品德人格。为了达到深入施行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高职教师有必要结合高职生的人文情感真实体验与需求,为高职生搭建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学习平台,增进高职生与汉语言文学教师之间的课堂沟通。近些年以来,面临高职课改的总体实施趋势,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正在致力于深入推进,客观上体现了高职生人文素养受到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带来的显著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很显然时代在高速地变化着,教育作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实现途径,更要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变化,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应用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来。微课的优势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累积经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大数据网络媒体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8):344-344
[2]金大伟,夏华,谭冉.开放大学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83(04):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