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刘文林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进下,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改革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刘文林
        山西省中阳县城南幼儿园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进下,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改革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幼儿园教育是促进幼儿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在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幼儿的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忽视,随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旦被传统的幼儿教育所束缚,会忽视家庭教育,因此,需要通过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发展,本文将围绕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学;心理健康
前言: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可以通过家庭当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是启蒙的重要阶段,应通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使幼儿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应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教育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帮助幼儿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
1转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实施针对心理疏导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最容易忽视的教学环节,幼儿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应该注重引导家长和幼儿老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让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关注幼儿的每天健康成长,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到很多知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如果幼儿一直跟不上课程节奏,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在外面聘请优秀的幼儿心理医生,根据幼儿的每一个情况,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心理医生还要定期对每一个班级的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估,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帮助幼儿更好地改善心理健康问题,营造适合幼儿学习的良好环境,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的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让幼儿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需要建立评估机制,使得评估小组可以将幼儿的心理辅导方案和老师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老师明确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转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2搭建云平台,规范家园共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在开展家园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基本上会采用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说存在着很长时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应该搭建云平台,面向全体幼儿家长和老师共享教学资源,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思维,引导幼儿老师和家长积极地参与其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幼儿园开展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云平台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活动。
        例如,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在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当中,通过音频和视频软件等教学工具,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幼儿老师还需要精心设计教育环节,通过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让幼儿更好地发展,校方还需要通过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幼儿接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幼儿的不良情绪,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3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沟通机制
        在家园共育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得幼儿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幼儿的兴趣爱好的挖掘,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因此,幼儿园应该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沟通机制,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让家长和老师更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家长也需要在学校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按照心理健康计划有效地进行实施,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
        例如,在新冠疫情时期,老师无法对幼儿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学生如果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问题,老师没有办法对幼儿进行指导,老师可以和幼儿家长之间建立微信或者QQ交流群,将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帮助幼儿追赶学习进度,如果家长有关于幼儿健康和防疫这类的问题,也可以在交流群内询问老师,老师需要耐心帮忙解答,这样的交流方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建立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沟通机制,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重视的课题之一,需要采用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和效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产生联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心理情绪,引导幼儿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杜静.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8,(25):35.
[2] 张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5(5):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