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期   作者:刘娟
[导读] 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
        刘娟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徐庶学校 441500
        
        摘要: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除了文化知识教学,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的内容贴合度较高。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原则、标准的初期,所以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探析研究,将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化普及,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日趋增强,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增快、信息量急剧增大、信息面扩大,面对信息传播的现状,我们无法避免不良信息传播对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所以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在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必要的,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物质丰富的时代,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在物欲被充分满足下,人的思想培养和引导至关重要,也是避免学生有不良嗜好的重要举措;当前学生接收知识、信息的途径不止只有课堂,所以接收到信息的质量有更多不可控的因素,此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优势分析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它对中国的传统美德有着更深层次的渗透,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工具。例如:脍炙人口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朗上口,所以被学生反复传诵,达到对学生节约美好品德修养的培养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渗透除此之外,语文学科中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歌颂颇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创新语文教学方式
要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正确、有效、全面的把握教材,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从而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除此之外,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角度去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也非常重要。比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好多媒体、短视频、儿童剧、课堂展示、课堂互动等辅助手段。如小学语文一年下册《王二小》的教学,可以通过朗诵、讲故事比赛等途径,使学生主动的了解“谁是王二小?”“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主动探索的动机,从而在这个熟悉本课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对抗战英雄的敬佩之情,另一角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交换角度,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化
小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最初,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用实践去引导学生的接收,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效性。要想做好这一点,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与德育教育贴合度更高的语文教学活动。比如:主旋律演讲比赛,低年级段学生可以开展主旋律讲故事比赛等,通过活动形式,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深度参与,从而使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容易的被学生接受。
(三)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能力成长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一定要以实践探究活动为主,这样身体力行的引导方式,才更有利于优化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敬老院公益服务活动,让小学生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奉献当中更加体会到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以学校环境为主,引导小学生去进行校内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义务打扫卫生、食堂义务服务等。在这个过程中,以摄影摄像的形式来留存资料,作为评优表模的依据。另外,留存的资料也可以放在学校展览角当中进行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使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更好的进行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
结语:总而言之,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时代中,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要创新,更重要的是育人观念的更新,因此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语文学科对于德育教育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者更应该从教材本身出发,透彻研究、理解、把握教材,找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切入点,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爱心、知心、省心——心理技巧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A]. 麦耀图.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版第二辑)[C]. 2019
[2]新趋势·新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A].陈清林.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