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为孩子成长奠定基本的“行动逻辑”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邱 莹
[导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行动逻辑”,它为孩子从容适应生命成长助力。

        邱 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行动逻辑”,它为孩子从容适应生命成长助力。数学学科着眼于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能力,并肩负着培养孩子数学学习习惯的重任而前行。
一、听说读写,贵在于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说读写”的训练不应该仅仅只是语文课堂的“专利”,数学课堂也应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在低段,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行动逻辑——“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对周围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无论对错都想表达。所以我们的孩子更喜欢说,不太善于听。有效的听(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课堂中细化“听”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来引导、提醒孩子认真倾听,比如各种小口令(1、2-坐直;眼睛-看,耳朵-听,请你看着我,我就看着你……)。 还可以专门设计了一些训练注意力的小游戏在开课时进行,比如听报数字、听报句子,听故事并记录出现了多少个数字等等。除此之外,在课堂中我们用语言去引导孩子,我们的课堂中常有这样的语言“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说得真好,谁能再说一遍”,如果孩子能把刚才听到的说得很清楚,他听的肯定很认真。从这可以看出,在训练孩子“倾听”习惯时,非常注意孩子的反馈。也就是说在课堂中,除了要会“听老师说”,还要会“听同学说”。这是让学生学会在倾听中尊重,学会在倾听中思考,学会在倾听中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行动逻辑——“说”
        “说”是把数学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语言表达既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化,呈现出自主思考的逻辑和深浅。课堂中经常有同桌说、全班说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张口表达的机会。通过“说”的形式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说”的内容和形式归结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基础知识中需要反复练习的内容。比如:数的组成(回家可以玩出数游戏的形式来记忆)2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回家可以用摆小棒的形式边摆边说)、数比大小的方法、区分几和第几……
        第二类: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加法表中有顺序的记忆加法算式、完整数学问题的语言模式……
        第三类:书上的思维题(带小问号的题目),因为这类题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后很需要学生把解决此题的思维过程完整的展现出来。


        “说的作业”的操作方法,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示范并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2)教师录制小视频(做视频的主要目的可以让家长清晰的知道孩子今天说的作业到底完成得怎么样),  
3)在微信群与家长分享    
4)学生回家练习   
    (三)行动逻辑——“读”
        在数学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小手指着读题目,读出关键字,甚至圈出关键字,目的是培养孩子读题、审题的好习惯。这样做可以让一年级的孩子逐渐积累数学里常见的字、题目要求、信息描述和提问方式,对慢慢的独立读题做题有很大的帮助。
         (四)行动逻辑——“写”
        书写漂亮、格式规范的作业,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少犯粗心的错误。书写格式清晰、有序,不仅体现了学生心平气和的学习态度,更体现了学生解题思路是否完整,对学生的能力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每日教学活动中,毫不吝啬的多花时间去规范他们的书写, 书写教学的第一次也不例外。在学习写数字后,老师会在田字格中用红笔示范,对学生书写练习作业,教师批改时重视在写的漂亮的数字下面打上一个五角星给予表扬,不够漂亮规范的,老师会在新的一行中重新写一个示范,学生再一次的对应练习,……这样练习让学生养成一落笔便写好的习惯。在学期中组织数字书写比赛,通过这样的学科活动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平时的练习中,并以此来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
         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关键在细化规则,严格要求。
二、不离核心,贵在有魂。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着眼于数学学科核心能力。小学阶段数学的核心素养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仔细推敲发现这些核心素养对于一年级的教学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心中有这些核心素养,那平日里对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训练中都会潜移默化的去渗透。
         数感培养可以在数的认识的学习中渗透。比如一年级有一课叫《数花生》,学习的内容是认识100的数,这个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大,很多孩子在没有学这个内容前就已经能够正确的从一数到一百,那教科书的这个设计意图是什么?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思考去设计了这堂课,课前让每个学生用口袋装一些花生带来学校。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用花生这个素材多种方法数数,先个人数,再同桌数,并通过教师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经历数的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提高。有了这次的实践体验让我们感受到精心设计活动课会让孩子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对数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 。运算能力也有多样的培养路径。比如, 常以计时口算练习为主,也可以加入听算练习。听算最大特点是:用耳朵接受信息,直接刺激大脑,学生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迫使自己要自觉积极地思维,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随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训练了他们的口算能力。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其实就是一种练习形式的变化,没有想到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收获。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了核心素养的支撑,显得更加的有力量。
        总而言之,细致的听说读写训练,重视课堂上的每一个“第一次”;持之以恒的过程性评价,真心沟通学生的“每一次”;习惯培养着眼于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用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环”。相信我们的细心、爱心、用心一定能把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好,从而成就他们一生的思维习惯。让好的习惯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基本的“行动逻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