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袁洪宇
[导读] 小学数学知识是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后编入到教材中的。

        袁洪宇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经棚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是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后编入到教材中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成绩难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拉开档次。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在备课、提问环节也能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说,分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学习体验;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分层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让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各有所得,也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本文将就实施分层教学提供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1.为什么要实施分层教学
1.1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当下小学的一个班通常有将近三十名学生,而面对他们的数学老师则只有一位。将近三十名学生每日聚在一起听课,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就造成了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分层教学法就是基于此种情况下诞生的。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就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1.2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习数学必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需要天长日久的程序化训练。逻辑思维一旦形成,不仅会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分层教学法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拟定不同的思维发展方向,从而保障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这一古老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应用,是为新时代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的。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策略
        分层教学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呈现不同的形态。
2.1分层备课
        在开展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备课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教师要准确掌握班上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相对准确地制定出进度适宜、难度适宜、启发问题适宜、训练习题适宜的一节数学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主体方向,并且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促进教学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
        比如,教师在准备《简易方程》一课时,课本上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对于这一项教学要求,优等生和中等生都能做到。可是,有的差生却一时不知道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种数学定律。

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先让学生用数字来展示加法交换律,待学生使用加法交换律过一段时间后,已经对公式运用得十分熟练时,再要求其用字母表示定律,学生就会容易理解。这就是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体现。
2.2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掌握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知识,并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参与度,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具体参照。教师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制作一个二维表,即用两个维度来衡量学生所处的层次。第一个维度是学生在每节课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积极程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课堂纪律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等。第二个维度是每次单元考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当然,这个二维表是动态的,教师需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变化随时对表中数据进行更新。
2.3作业分层指导
        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记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作业设计环节最能体现分层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凭借二维表已经准确了解了每个学生所在的学习层次,因此,可以以此为依据,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学习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针对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难度不同的作业布置。
2.3.1针对下等生的作业布置
        下等生由于基础差,思维灵敏度也较差,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以基础训练为主,着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做到运算正确。教师可以给出标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值,然后要求学生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差等生见条件齐备,基本上可以按部就班地利用公式求得正确答案,就此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算法。
2.3.2针对中等生的作业布置
        教师可以针对中等生布置两道习题,第一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给出具体数值,让学生先熟悉一下公式的运用。第二道题则可以测试学生的逆向思维,即给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值,再给出长方本的长和宽,让学生求长方体的高。通过加大难度,提高中等生的解题能力。
2.3.3针对优等生的作业布置
        优等生思维活跃,愿意挑战高难度习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不标准的长方体,让其表面出现一个规则的缺陷。然后给出缺陷部分的长和宽,现在要求学生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加大难度,优等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提高,思维会更加活跃。
         总结:
        总之,教师运用分层法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条件是要求教师精准掌握学生的动态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以便授课时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 陈育云.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J]. 魅力中国,2021(8):282.
[2] 曾梅霞.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 读与写,2021,18(2):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