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组装与调试赛项训练方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吴锐
[导读] 机电一体化赛项训练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是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吴锐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湖北.武汉 430025
        摘要  机电一体化赛项训练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是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作者本人的相关经验阐述了针对本赛事训练的一些思路和举措,为广大承担训练任务的教师们提过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职机电一体化赛项 训练方法
引言
        机电一体化赛项是中、高职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十分广泛的一项赛事,在中职范围内各省市乃至国家级相关赛事都经常举办。因此,以学校为单位训练相关专业学生参与此赛事具体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作者本人的相关经验阐述了针对本赛事训练的一些思路和举措,为广大承担训练任务的教师们提过一些参考。
一、机电一体化比赛概况
1、机电一体化相关赛事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情况
机电一体化赛事主要以机械、电路、气路、液压管路安装以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编程调参等内容作为比赛考察的着眼点。通常以选手完成固定任务设备的组装与调试为比赛具体方式。由于笔者系中职教师,从中职学生参与本赛项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赛事。一是教育系统举办的地市州级、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这类赛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最广的比赛。二是人社系统举办的比赛,其中世界技能大赛是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类,但中职学校学生主要参与地市州级选拔赛。三是行业赛事,这类赛事影响力不高,但往往比赛形式多样灵活,是第一、二种比赛的有益补充。
2、教育系统机电一体化比赛的组织形式
         由于本文着眼中职阶段学生参赛,这里主要以教育系统举办的赛事来阐述。教育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装备与调试(中职组)赛项比赛时间为4小时,采取双人赛制,通常一名学生主要负责机械安装,一名学生负责设备PLC的编程和相关设备参数设置等。
二、组织训练队的思路
1、选拔学段
         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参与本赛事的主力军。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5岁左右,大脑基本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但由于中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多强于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多强于理论知识运用,导致PLC编程教学开展和比赛能力形成普遍较晚。因此,选拔适合比赛的选手显得尤为重要。从年龄来看,选材宜早不宜迟,但比赛能能力的形成又不是一蹴而就,不可操之过急。所以,如有可能应从新生中择优扩面选材。通过一到两年的训练能形成具有比赛能力的选手。
2、选材思路
选什么样的学生参加比赛有一定的方法和判断的标准,选材标准要可操作且精准。首先,要区分两名选手的分工。分工不同要求不同,安装选手需要身体健康,手部动作灵活敏捷;PLC编程选手应选择逻辑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其次,两名选手虽有分工,但选材上也需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如具有较强的归纳能力。再次,两名选手配合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尤其是训练中安排的搭档选手,需要在训练和生活中都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团队意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训练与教学的思路
1、螺旋递进的知识技能培养体系
本项赛事中,机械安装部分可以从刚刚接触开始即开展基础训练,但是电气安装和PLC编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知识和技能是融合在一起的,技能即是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而中职学生的PLC课程开设晚,因此需要新生边训练边学习PLC新知识,再融会贯通完成比赛任务。基本的PLC程序模块也必须不断强化,以至于看到相应任务要求,可以条件反射的想到应使用怎样的程序。
2、梯队的相互作用
训练队新生进入后必须经过近一年的训练方能初步形成比赛能力,而到第三年应该具有较强的实力。因此训练队可以自然地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技能最成熟,具有丰富比赛经验的选手组成,是参与省赛、国赛等的主力;第二梯队具有成熟的技能,具有一定的比赛经验,他们参赛应抱着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争取成绩的态度;第三梯队技术尚待完善,但应创造机会观摩比赛,第三梯队是整个队伍未来的发展基础。在训练队中,经验丰富的梯队应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经验欠缺的选手应不断精进技能、学习知识,并努力在训练间隙扩大知识面,为整个训练队带入新的思想。这些都必须由训练教练来引导,以老带新可以安排训练中新老同组,或者新老对抗等方式;教练应引导年轻梯队选手学习、查阅扩展知识或技能,通过安排非比赛任务等磨练选手技能,强化选手领悟能力和创新力。
3、针对性训练
训练队中第一、二梯队,尤其是第一梯队往往处于针对性训练某项赛事的阶段中。要求教练针对性制定训练内容和计划。本项赛事必须常年参与,紧跟每年变化。由于各省间比赛难度和内容均有差异,针对性训练需要根据参赛的层次和难度针对性确定内容。往往在第三梯队阶段扩展知识面,过渡到第二梯队时开始增加针对性训练成分,成为第一梯队时,应全部着眼针对性训练,而参加的比赛越多,针对性越差,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安排不同梯队参加不同比赛。
四、具体训练流程
1、基础知识培训阶段
从具体训练阶段来看,新入队的选手首先应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具体来说安装部分基础知识分阶段培训,优先机械安装,其次电路、气路安装、再次总体联调能力;对于PLC选手来说,首先培训基本单元程序,其次SFC程序完成简单任务,再次,特殊任务要求的完成方法及应用。
2、基础技能形成阶段
安装选手在单个部件的安装上要细分时间,各步骤耗时每次训练均应列表,训练完毕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效率较低环节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后续训练提供指导;PLC选手通过完成单元任务,将典型任务的程序固定下来,思路固定后遇到同类任务能快速完成。
3、技术组合运用阶段
安装选手主要集中训练台面摆放各部件位置配合操作,做到按任务书要求精度装配整个设备,训练时教练应引导学生归纳布局的几种可能形式;PLC编程选手主要集中在分拣任务的处理上,分拣任务同样根据任务书有各种区别,但基本类型、基本方法任然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打牢基础才能融会贯通。
4、全流程训练阶段
本阶段主要进行以任务导向的全流程训练,即两人按任务书四小时内完成比赛训练,然后按照评分标准评分。此种训练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是赛前针对训练的主要手段。
5、扩展训练阶段
选手在进行赛项训练的同时,为了扩展视野,增强领悟力和创新能力,应该适当补充本专业相关技术技能。

        训练的几个阶段是按照螺旋递进的思路循环开展,例如在技术组合运用的阶段,任然要开展基础技能训练,在全流程训练阶段也不能放弃基础训练内容,高一阶段的训练势必要包含前及阶段的训练,各种类型的训练要循环进行,只是根据备赛的需要各个类型的成分进行调整罢了。

五、结论
        综合来看以上训练的思路主要围绕中职学校为参加机电一体化赛项竞赛选拔训练进行的探讨,综合其效果在笔者实施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每届学生水平有其偶然性,适合参与比赛学生个人的意愿也具有偶然性。因此从选材上来说虽然十分重要,但并不能完全把握。从训练实施上看,选材后的训练应为重点关注内容。本文探讨的一些思路和方法系作者经验,不免有局限,望能为参与本赛事广大教师们提供一点参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