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探究赤道式日晷计时原理”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张宇姣
[导读]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不易理解,

        张宇姣
        火箭军士官学校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浓厚,若能将知识直观化处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以“探究赤道式日晷计时原理”一节为例,将宏观内容进行直观化处理,让学生切实理解其内在原理。
关键词:直观化教学;日晷;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无可置疑。由于数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内容较为抽象,重难点较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抽象思维较为薄弱,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对方法的掌握不够彻底,对于学习数学较为吃力,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教师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若只讲理论,不进行证明,学生对其领悟不够透彻;若层层递进,讲清原理,数学课将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较为灵活的手段,让其原理更加直观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看得见”,不在仅凭抽象思维进行想象。
1.“探究赤道式日晷计时原理”直观化教学
        日晷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日晷不但延续了观测时间和天象的传统功能,还成为一种艺术品,诠释着投射在大地上的日影。
        1.1立杆测影
        说文解字中提到“晷,日景也。”顾名思义,日晷就是通过观察太阳影子的判断时间的,在一天中,太阳照射到物体上,其影子随之不断的改变,日出和日落之时,影长最长,日中之时影长最短,根据其影子的长短,只能判断出大致的时间,但并不能计出其具体的时刻,此为立杆测影。以地球为参考系,太阳旋转所在的平面与地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如图1),正是因为这个夹角导致了影子变化的角度和长度都是不均匀的(如图2),因此观察直立在地面的晷针是不方便计时的。
   
图1                             图2
        1.2赤道式日晷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理想状态下,以地球为参考系,太阳绕地球旋转所在的平面可以近似看成是一个圆面,若晷针能与太阳旋转所在的平面垂直,那么,当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影子也为匀速圆周运动,即影子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是均匀的,并且影子的长度也是等长的(如图3)。
        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得到了计时功能更强大的日晷,调节晷针的朝向,使其与太阳旋转平面呈一定角度时,影子角度的变化就是均匀的,当其垂直于太阳轨迹所在的平面时,可达到目的,同时还需添加一与晷针同为垂直关系的晷面,即晷面与太阳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即可,像这样摆放并用以计时的装置就称为日晷。它同时也是人们不断追求准确计时的产物(如图4、5)。

        日晷不仅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时至今日,日晷不仅延续着其观测时间的功能,还被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被欣赏。
2.总结
        日晷的计时原理的探究涉及地球与太阳旋转所在的空间,此距离我们较为遥远,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是若弄清楚其原理,将其空间中的模型通过几何图形画出,让学生直观的看见其运动轨迹,这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也能更方便于学生直观的进行感受,通过模型图,也有助于进行想象。不仅如此,由于此题目选择的特殊性,是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在课程的最后可以通入文化的内容,用以告诫学生珍惜时间,为课程进行升华。
        
        [1]赵岩 用几何法解读赤道式日晷[J].地理教学.2019.
        [2]莫海明 古典天文测时工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20.
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南街12号,266510收件人??张宇姣,电话15163637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