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提升效率——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张 鹏
[导读]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其所学习的内容与初中有了很大变化

        张 鹏
        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610036
        摘要: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其所学习的内容与初中有了很大变化,涉及到更加深奥的物理原理。如果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物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很容易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把握。因此,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在展开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要紧跟教学体制改革趋势,通过创新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性。其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本文就关于该教学方式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学科;有效应用
一、利用课前导入,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式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让学生对其模式和实际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便可以通过课前导入,把学生带入到合作学习的氛围之中。尤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知识,面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部分学生很难独立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布置一定的小组任务,例如组成3-5人的小组,让组间成员互帮互助,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来共同地完成。
        例如,教师在讲解教科版必修2《圆周运用》第一堂课中,教师将各种圆运动中的线速度公式的介绍部分和线速度、角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作为指导活动。学生们分组学习,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习,然后相互比较,质点圆周运动中任意点的线速度方向也是圆上点的切线方向。在一名学生看来,质点是在圆弧上运动的,所以学生不能理解切线方向的概念。经过与同学讨论,学生意识到自己混淆了“线速度方向”和“运动轨迹”,开始超越视觉和直觉思维。试图从矢量的意义上理解线速度的概念,进而提高了思维品质。
二、合理划分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在采用分组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合理的划分小组需要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有着综合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组的划分要在成绩上合理。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小组内组员成绩要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可以采用成绩均等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让分数相当的学生处于同一小组中,会拉近小组中学生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分组的过程中,还可以遵循思维模式相近这一原则。解决物理问题有着较多的思路,学生之间存在思路相近的情况。将这些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中,其在思想上有着一定的互通性,交流起来更加无阻碍,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学习乐趣,促进其小组内学习。最后,分组还可以遵循以优带劣的原则。这种分组方式适合针对个别物理成绩极差的学生。将这些学生分配到其他学生成绩较好的小组中,通过以优带劣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物理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实现全班成绩的综合提高。
        例如,在学习和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挥思维能力,进行实验设想,然后进行验证性操作,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设置小组竞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自行安排,发挥创造力,进行验证性实验。

最后,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审团选出最理想的实验组,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操作。通过这种集体合作,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更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在学生进行验证操作时,教师还可以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参与性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共同的去探索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有合作探索的学习目标。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渗透合作式教学法,要首先创立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答案。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不竭动力,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系列教学工具或者新媒体教学设施等,创立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不断的获取新知,发散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
        例如,在针对“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摩擦力的应用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针对摩擦力这一物理内容进行思考。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播放一些汽车行驶的视频,视频中的汽车分别在雪面上行驶,地面上行驶和冰面上行驶,然后看汽车的行驶状况。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同一辆汽车在三种不同的接触面上行驶,其有着什么区别呢?然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思维的发散研究。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组内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该问题的探究,用木块代替车,用不同摩擦系数的木板代替不同的路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物理内容的研究,实现其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建立合作关系,激化创新潜能
        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及时化解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将小组成员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转变为互动合作与交流的关系。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矛盾中介的优势,真正把握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主要趋势,让学生爱上合作交际。教师应始终关注压力随机事件的发生,成为各群体成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粘合剂。
        例如在教学的“加速度”环节,当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分配上发生冲突和纠纷时,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合理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实现岗位与自身优势的匹配。通过教师的干预,小组合作技能的引导,师生之间、小组内、小组外的信息反馈,发挥小组的作用,培养合作意识,实现多面互动、互助学习的教学理念。例如,让合作小组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太阳辐射功率?为什么宇航员看到太空时太空是黑暗的?电话、电饭锅和电热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节能灯”环节需要合作小组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设计一个完整的实用电路。通过合作讨论和实验,深化教学内容和实验能力。
总结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教师要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趋势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思维,运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从根本上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确保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质的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12).
[2]张睿睿.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 000(005):38.
[3]魏刚.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000(002):P.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