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赛训一体、创新创业”-发动机电控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反思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吴松
[导读] 《发动机电控技术》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吴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发动机电控技术》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实施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企业合作、校内实训场为基础,采用理实一体化、产教融合教学,突出技能培养;课程项目模块与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对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现代社会对高级汽车维修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构建合理、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为培养人才提供一种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反思
        一、前言
        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实施以鲁班车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广州师兄师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校内实训场为基础,是一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生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检修故障的方法,较全面了解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维修技能,促进职业素质养成。
        二、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纵观本课程传统的教学,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不能跟进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重点不突出;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造成知识与技能培养环节的脱节,导致学生的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评价方式单一,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进行的总体的构思和设计。
        三、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总体构思和设计理念
        采用理实一体化、产教融合教学,突出技能培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现代社会对高级汽车维修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构建合理、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在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与人合作的态度、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技能。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及“厂中校”的生产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良好格局,为课程一体化生产性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搭建产教融合的课程平台,课程的设置在岗位需求与职业素养、技能等级标准对接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对接:(1)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按照汽车运用与维修1+X技能等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将“教学过程”改造成“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培养自我习得的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的,以充分调研相关职业岗位(群)为基础,收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进而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四、课程反思
        (一)产教融合中,如何“教”与“学”——课堂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繁多、不能跟进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问题,我们与广州师兄师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项目模块、任务清单、工作页等形式教学内容,淡化理论性知识,强化应用性、针对性强的实践性内容,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理论够用,强调实训实践”的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采用任务驱动,选择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案例为内容,突出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并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工作岗位需要,在每一个教学模块要设置相应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培养、融入特色培养(如竞赛标准、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思政融合等)。同时,将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1+X证书考试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后,可以顺利地通过1+X证书中级考试。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些理论性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进行自学,用于课堂上检验自学效果,并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内容的教学。例如,“迈腾B8发动机起动机转,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排除”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迈腾B8发动机的维修手册,预先了解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原因。

课堂教学应重点围绕迈腾B8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点,结合维修手册有条理、按步骤进行诊断,按照技能竞赛的标准完成故障诊断分析报告,达到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目标。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启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项目单元设计从整体实施过程看包括课前准备,项目教学,课后总结三部分。从教学主体角度看包括学生过程和教师过程。
        学习过程:课前对任务进行剖析,收集整理阅读相关课题资料,熟悉教学场所,学习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安全操作规程,问题准备;课间根据教师的指导,按任务的导向分组学习、规范操作、收集数据,完成工作任务,提问、分组讨论总结,提交报告;课后作业、思考、总结延伸。课后分析总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课间实践、交流沟通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收集整理阅读相关课题资料,对任务进行分解,过程细化,考核要求细化,制作课件,准备学生答疑,准备学生学习工单;课间指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任务,答疑或示范操作,控制局面、组织课堂、及时记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批改作业、思考教学中的问题,确定解决方案。
        在教学手段上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PPT课件、视频、微课、学习网站等。同时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引导、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让其具备岗位工作能力的目标。
        3.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一改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要形式、以期末考试分数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参与、形式多样、分阶段进行,实现教与学的闭环控制,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保证教学效果。及时展示学生的工作成果,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反馈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还能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服务。
        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即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和组员互评)、教学督导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化,通过成果展示、表格反馈、网络平台测试、职业技能鉴定和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进行。
        为了更好地反思教学成效,引入自评量表,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与《教师自评量表》,连接多方数据,辅助改进个人教学。课程进程课程1/3~1/2实施初次调查,针对初次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课程进程课程3/4再次调查检验,检验实施整改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结束自评总结提升,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二)产教融合中,如何“做”与“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1.优化项目模块,实施任务工单,明确实习要求
        在学生进入产教融合课程之前,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提前学习,使学生明确目的,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确保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搭建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平台,课程实施以校内实训基地、鲁班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广州师兄师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任务要求,获取相关信息,制订并实施计划,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边学边做,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及时总结成果与经验,最终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由此,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在“做”中“学”。
        2.实行双导师制,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指导
        课程实行双导师制,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指导。建立班级微信群,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纳入群内,方便导师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答,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开展各项工作。课程实施过程期间,校外导师定期参与课程教学,实施双导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指导,实施翻转课堂,提升学习效率,解决学生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
        四、结语
        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搭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实施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考证通过率97%。参加省“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的比赛,近五年连续获得省赛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创业精英,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分别获得国赛银奖一块,省赛金奖、铜奖各一块。本文分析了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传统教学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从如何“教”与“学”和如何“做”与“学”两个方面反思,来探究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改革的路径。本文以发动机电控技术产教融合课程为例,探讨基于产教融合课程如何促进真实学习,重构师生、教学关系,重塑课程教学新形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全面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