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的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苏晶
[导读] 我们想要在高考中把握住“核心价值”,就必须达到“学科素养”

        苏晶
        云南省保山第一中学
        摘要:我们想要在高考中把握住“核心价值”,就必须达到“学科素养”的全面培养,而其中最薄弱的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只有突破了这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出“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在高考中的实践作用。如要培养思维这种抽象性活动,就必须有一个强大坚实的支撑和载体,这必须是诗歌的“情境化教学”。
        关键词:诗歌  语文 情境化教学  逻辑思维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其中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及其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内涵:“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一核”“四层”“四翼”既明确了以后高考“为何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也指出了平时教学中“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方向。它们关系如下图展示:
        

        
        在由“学科素养”跨向“核心价值”时,两次提到了“情境”这个要求。我们通过“四层”考查内容将学科能力考査与思想道德渗透有机结合,更是利用“学科素养”这一关键连接层实现了融合知识、能力、价值的综合测评,从而使“立德树人”真正在高考评价实践中落地。
        “情境”正是实现这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
        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都贯彻得非常到位,唯独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培养是不到位的。
        我们大多数的教学活动在“知识”和“能力”上精进,却止步于“思维”。对思维教学的“无意识忽略”,从表面上看是“相信”学生会随着“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增长而自然生发出这种抽象活动,但从根源上思考,其实是没有建立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
        我们想要在高考中把握住“核心价值”,就必须达到“学科素养”的全面培养,而其中最薄弱的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只有突破了这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出“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在高考中的实践作用。如要培养思维这种抽象性活动,就必须有一个强大坚实的支撑和载体,我想这必须是“情境化教学”。
        从第一部诗歌集《诗经》直至唐宋诗歌,都可谓是囊括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社会情境、历史文化情境、个人经历情境还有文学文本情境,因而以诗歌为范例,综合以上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完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核心价值”,达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考查目标,这便是小处着眼,大处突破。
        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五项思维是以递进与共生的方式存在,自然是缺一不可。鉴于我们平时认识事物的规律,最佳的途径就是逻辑思考。下面就结合诗歌的情境化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情境化教学
        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境化教学”一般指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的一种教学法。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诗经》第一首《关雎》开始,我们的诗歌就已经站在了至高点,不是史诗,更不是戏剧诗,是最高级的抒情诗。钱钟书学生在《谈中国诗》里也提到“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情境教学法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中国古代诗歌为出发点是再恰好不过的了。
        二,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其实也就是抽象思维。普遍的定义是将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理性认识过程。
        诗歌的情感恰好就是一种抽象的反映,最伟大的诗歌里全是这种高级的逻辑思维。诗人写诗时即是将对外界事物、人生经历的认识通过思考、联想等思维方式去反映一些亘古不变的人生智慧哲理、情感。
        三、课堂实践
        我会将诗歌分为几个类别,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生成对应的情感,再以此培养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以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为例,曹操《短歌行》、杜甫《登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类抒怀咏志的诗歌作为一个类别,对此进行逻辑思维培养的范本。
        这类诗歌的共性都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抒情对象,当然我们更熟悉地称它们作意象。平时的教学都是以分析这些意象象征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手法有何好处等等作为教学重点。当然,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感受意象特征有很大好处,但从我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无法把握意象间的“关系”,甚至产生这些意象是作者“随意”组合而成的荒唐想法,由以《登高》为主。我就这首诗歌为例,从创设情境到逻辑思维培养做一个示例。
        这次的情境创设我选的是“图画再现情境”,选一些自己旅行和其他旅行者登高的照片和短视频,先让学生对登高这个活动建立形象化意识,感受不同时间、地点、人物记录下的景物,调动学生对登高的回忆,尝试建立第一步,情境中的经历共鸣。
        接着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登高的经历和感受,这是第二次情境创设,尝试建立第二步,情境中的情感共鸣。
        有了前面的情境铺垫,学生对于登高可能引发的情感就会有非常多的预设,所以下面该告诉学生,放下你以前所有关于杜甫的理解,记住这是你第一次读他的诗。我们只需要调动一样东西,就是“思考”。
        一定记住三个步骤:
        第一,“写什么”:诗里写了什么内容,我读到了什么,这会让我想到什么。
        第二,“为何写”:为什么作者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一样或不一样;他为什么看到的客观事物特点是那样的;这些事物的背后是作者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因为什么产生的,我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第三,“怎么写”: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这些感受。
        我们只需要在读每一句诗时追问自己一遍,自然会发现深沉的情感背后正是他认识客观世界的展现。我们只有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一)写什么
        第一步的“是什么”就是建立学生对诗歌中客观事物的认识,比如“秋风、猿啸、小洲、飞鸟、落木、长江”,这些景物大家都能感知它的形体,这是最浅层的认识,当然也是逻辑的开始。重点在后面这一问“这会让我想到什么”,这时的你会赋予它什么特点就表明这个客观事物在你记忆里是什么样子。
        以杜甫的第一联的“猿啸”为例,他赋予的是“哀”这个特点。那为什么是“哀”呢,先思考自己是否这样认为。猿猴啼叫的声音估计大多人没听过,但听过猴子叫声,可以进行比较。有的学生说并不觉得“哀”,只觉得怪异,甚至好玩,自己小时候还在去动物园时学过。这是真实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受不能强迫他认为。
        但也有别的学生会觉得“哀”,问其原因,说会让自己想到一些伤感的事,不愉快的经历。这里就有突破了,如果学生愿意,可以让他讲一讲经历。我们再次用情境创设去了解客观事物会因个人经历被赋予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作者当时情感的投射。
        再者,可以通过已知解读未知,这是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学过描写“猿啸”的句子,《早发白帝城》里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里有“猿鸣三声泪沾裳”,《与朱元思书》里也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很明显《早发白帝城》和《与朱元思书》的“猿啸”是不带“哀”的,学生也能很明确地答出《早》这首是李白被赦免心情大畅而写,另一篇是吴均游览富阳山水,一路山水如画,自然也不会觉得猿声悲戚。
        无论是通过学生自我的经历感受还是比较性学习,学生对诗歌中出现大量客观景物的这种“具体对象本质规律”应该有明确的认识了,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反映作者当下的情感。这种规律明确来讲就是诗歌最大的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不同的客观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思,我们称之为“意象”,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作者眼中的客观事物特点为何与我所见不同”,因为这些景物里有作者的感受。
        有些感受作者是会很明确点出,比如“哀”这个词,但“无边落木萧萧下”,这句就只有客观景物的描写,这时我们同样要借助情境和逻辑让学生思考。依然先思考“写了什么”,即抒情对象,也就是“落木”,它在作者眼里是“无边”、“萧萧”的特点。这时可以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描绘一下这无边无际的落叶是什么样的情境,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描述。通过脑中设想出的场景,秋季那种萧瑟凄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背后的“悲愁”感也就出来了。
        逻辑思维就是培养学生不断发问“是什么”“还有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发问才能将抒情诗歌的规律铭刻在心。
        
(二)为何写
     当然,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发文其实应该是“为什么”,作者为何听到的猿啸是哀伤,为何会用“无边”“萧萧”去形容落叶,这就是我们能深入理解一首诗的最真切的发文。
        我们现在的阅读如同加了各种调料的食物,有时候根本尝不出它原始的滋味。平时我们会借助很多名家的评析、鉴赏,得到一种方便、速成的领悟,但我们自己的感受却是丢在一旁。我提倡新时代的“素读”,素读本来是指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 ,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
        这种方式确实经典,但耗时较长,需要从小培养,不适用现在的课堂教学。我提倡的“素读”是指在第一次阅读时不借助任何资料,凭借自己的积累与阅读经验完成对诗歌内在主旨的理解。
        我们提出的“为何写”即是剖开诗歌主旨的手术刀。当然理解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情境”,在“写什么”部分已经让同学为我们创设了当时作者抒情的情境,我们自然是带着这种情境的基调和素读的方式去解析下两联,思考能否解读出“为何写”。
        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秋天容易引发个人愁思,万物凋零。前面的秋景描写就有这种体现,颈联里确实也有“悲秋”一词。所以作者的哀情主要是因为季节变化产生的。
        第二,作者第五句一开始就写到“万里”,这说明作者离开家乡非常远,后面还有一词是“作客”,那这显然是因为常年在外不得归家而产生的羁旅之思。
        第三,在第六句里提到了一个“独”字,说明作者现在只是一个人,并且“百年”和“多病”也指出这是在作者暮年身体欠佳的情况下却只能一个人登高,可见最主要是因为亲人朋友的离世造成作者这种深切的悲愁,作者曾在《登岳阳楼》也写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第四,其实还应该注意“艰难”这个词,这绝非单指作者个人经历或是命运,应该还和当时的国家时事有关。“潦倒”是形容一个人颓丧、失意,很明显对当时的古人而言,是说诗人这一生不得志,那只有国难家愁才会导致“繁霜鬓”,因而作者的愁苦之情是对个人命运的不幸和国事不顺的倾诉。
        学生提出的这几种可能都是建立在“秋景”的情境上,又能结合文本语境加以思考,确实达到了“素读”的目标,但对于真正能解读“为什么”一定是需要“知人论世”,也就是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用资料去印证我们的思考。
        依据资料可知,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从这样的背景让我们所有的“可能”都得到了印证。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写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确然,单这一联就写尽了个人的命运悲苦,如果国家还遭逢危难,那他这一生是该如何不堪回首,当然一个人的命运必然是与国家相联系的。
        我们前面已经说明在诗歌的领域“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就是以“借景抒情”的方式去表达情感。那在诗歌中的“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又是指什么呢?
        很显然,这时候的情境变为了诗人的生平经历、国家命运。结合前面已有的背景,请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你就是杜甫,遭遇了唐代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军阀混战的局面,漂泊半生,似乎一事无成。
        那你对这个“客观世界”会有怎样的认识。以下是学生的一些看法。
        第一,无论是多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在风雨飘摇的国运面前都是无奈的,杜甫如此,文天祥也是如此,如果他们生在盛世,一定能大有作为,但生逢乱世就让人觉得可惜可叹,有一种无力感。
        第二,虽然唐朝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达到了鼎盛,但月盈则亏,它也没有逃过历史的轮回,似乎历史永远在重复,这样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
        第三,其实不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国家和个人都必然要经历困难,这是无法躲避的现实,只是历经千年,我们的民族依然挺立,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在挣扎向前。
      这些认识,都可以说是正确的,我能发现他们这是在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做思考和追寻一种“真相”。我相信在每一次学习中,我们都以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一定能到达我们培养“逻辑思维”的目标。
(三)怎么写
        “怎么写”这个内容其实有两面,一是诗人如何写,再是自己如何写。
        诗人的“如何写”其实在“写什么”我们已经涉及了。这里重点在学生自己如何写。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写出一首格律正确的七言律诗,是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以“意象”的方式做到真实化的“抒情言志”。
        对大多数高中学生,让他们口述自己的想法观点是能够做到的,但如果要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上,就会大打折扣。并且一写抒情类的文章总会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虽然这与学生较少的人生经历有关,但真实写出一些少年感悟是可以做到的。写作是一直我们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没有“实践”的教学一定是不能走远的。我一般采用以下三步进行
1,诗歌扩写
        选择一句自己体会比较到位的诗句,进行拓展写作,字数也不要求多,四五百字就行。主要要求是能贴合作者的心境,有完整叙事,将“意象”变为“环境描写”。当然,也不限于非要以《登高》为对象,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即可。这主要是练练笔,让他对接下来的自我写作不陌生。
                2,寻找灵感
        找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校园里“沉思”,静下心感受、体悟
思考最近自己的心境,这也是让学生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重新认识自我,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情境”中回忆自己读过的哪首诗歌与现实的自己类似,接着研究这首诗歌的“意象”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再选择能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意象”,以此构思全文。
        3,当堂写作
        写作任务布置下去并不需要立即要求完成,可以让学生构思三四天,期间也可以让学生与你沟通他的想法、构思,做到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写什么”、“为何写”以及“怎么写”三个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他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  
        我们可以选择晚自习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我们需要将写作要求罗列出来,以PPT的方式展示,比如以下几条。
        第一,字迹工整,不得涂改,字数800字以上。
        第二,记叙完整,感受真实。
        第三,围绕所选“意象”特点与自我真实感受的联系进行写作。
        第四,突出文章主旨。

四、结语
   我们每天都处在不同的情境中,在这些情境中我们以逻辑思维理性地思考、认识它们发生的原因,希望看清它们的本质规律,认识这个客观世界。
        这个世界最美的情境便是诗歌创造给的,这时我们会以感性去体悟、领略它们存在的真谛,渴望感受它们的内在精神,走进这个主观世界。
        我们的教学恰好能将这理性与感性在不同的情境教学中合二为一,让我们既能认识世界也能体会美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19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42
2.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5-14
3.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48-550
4.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88-289
5.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86-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