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杉
外交学院 北京西城区 100037
国学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受国学文化的沐浴与洗礼,那他的文化身份就不是中国人。国学热热了近十年,时至今日,我们一提起国学文化,还是觉得那是一门以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为主要受众,旨在表达其价值判断、审美趣味和历史使命感的文化形态,具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高尚风雅和小众性等特点。这就导致我们对于国学文化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更别提学会—学牢-学活了。在这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豪情仁义天地间,身先士卒往为先,夜忧思律拼其力,皆为此生了无憾,真正做到了把国学文化就像食用“东坡肉”一样,深入中国人的骨髓,揉进中国人的血液,植入中国人的基因。
关键词
教育理念、改革创新、国学文化、“东坡肉化”
《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 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新法,被御史台构陷入狱,由于御史台又叫乌台,所以这件事又叫“乌台诗案”。
狱中的苏轼被屈打成招,旧党领袖司马光都被牵连进案中。苏轼自认是命不久矣,所以留下诀别诗,连埋哪儿都安排好了。结果在一群朝中好友和皇帝的奶奶曹氏营救下,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黜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也就是现在的县民兵副指挥。没实权,也没多少钱。
到了黄州,苏轼一家人吃饭成了问题,由于工资很低,所以苏轼只能从公家那里要了一块地,带着全家人一起种地。这块地被称作“东坡”,而“东坡居士”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苏轼好吃,世人皆知。当初做官时,苏轼好吃羊肉。但是宋朝羊肉不便宜,不是达官显贵一般吃不起。
于是苏轼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吃猪肉。在宋朝时,猪肉的产量不足羊肉的1/10,但却是下层人士解馋的好方法。为了让猪肉能够做的好吃,苏轼自创了一套烹饪方法,后世人尊称其为“东坡肉”。]1
这是一首最能体现苏轼豁达气质的,是一首苏轼最接地气的诗,诗中蕴含着最高级的人生哲学,并温暖了后世900年。苏轼乐观的精神不仅藏在他的辞赋中,更藏在苏轼的诗中。在苏轼写的2700多首诗中,最能体现苏轼豁达气质的,并不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不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更不是“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我们看到诗词中出现了苏轼忙碌的身影,他的精神给人以希望,他的境界更是温暖了后世900年的人。东坡肉如此,国学文化亦是如此。《猪肉颂》一诗,可以说是苏轼最接地气的一首诗了,没有精美的语言,没有禅道意境,只有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做猪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包含着最高级的人生哲学。这多像我们的国学文化呀!文化、文化,以文来化人为上,所以聊的话题,无从谈高度,只是从自己零敲碎打歪学偷听来的一丁点皮毛,只是感觉传统文化或国学离自己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可能它们是我们不易察觉,但又跬步不离的精神状态、文化沉淀的原点吧!当然,它既不是用来捧杀的万宝书,也不是直接盈利的神算册,更不是《四书五经》《周易八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几本书,或者几张古画草方,几套汉服唐装,几声古琴悠扬,几招茶艺展示,几片陶瓷荧光,几句吟诵念唱,几座孝道族谱的碑文。凡是割裂单拎的都代表不了全部,凡是杂糅的都无法显露其魅力。
而当国学删繁就简走下神坛,款步来到人间,化成了日常烟火中的市井气息、通俗易懂的常识,才能绵延子嗣以长久。就如同认可接受我文化的均可被包容融合进这个大家庭;那么国学是什么?无非隐于世,凡是属于这种思想文化的,可固民心、可启民智的就好,不争名分也罢?同时,既然从每个时期每个朝代来看,它们都有对当时“国学”范畴的解释,那么国学就应是鲜活常新的,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传统文化有自己的脚——看了《论语》我们了解了儒家的“仁”,感受到了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看了《易经》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人讲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感受到了汉族文化之根,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汉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与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并且,也许通过一个园林,让你在时光与建筑的相映成趣中,体味融合的韵味;通过一本《传家》,感受到传统文化浸润进生活的点滴智慧与浪漫;通过汉字、成语和诗词等释义,感受“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意境。国学本来就以一种美学诗意的生活方式,妥帖地伴你左右。她不需要你刻意造作复制,也不需要你只是博闻强记,更没有明法立约让你严格遵守,它只是一种“根”,让你无论身处何地,就是有一种下意识的冲动,那个文化脉络是摆脱不掉的,它如影随形。
当今的国学课无论哪个阶层均以高雅的仙气著称,这就会导致其犹如敦煌的壁画一飞冲天,却忘了扎根大地,滋养万物。仰望星空固然美丽,脚踏大地才得长久!
苏轼之所以被称作美食家,不在于他吃得多美丰盛华贵,而是在于他对食物的态度。哪怕是普通的食物,在他的手中也会变得十分精致。他用对待食物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哪怕是粗衣麻衫也要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这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把人生过好。正是这样豁达开朗的精神,让苏轼苦中作乐,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找到了排解苦闷之道。当不如意都随着食物咽进肚里,当苦难都随着食物一起消化。
国学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受国学文化的沐浴与洗礼,那他的文化身份就不是中国人。就在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鲜明表态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总书记说,对课本去中国化很不赞成,感到很悲哀;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表达了自己对经典国学和文化的热爱情结,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期待与焦虑。两天后的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途中的万米高空专机上,对随行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显示包括国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而他对文化传承的满腔期许,在让人倍感振奋之余也感到了压力与鞭策。这应该引起全体中国人的高度重视与警醒。
一、构建“东坡肉化”国学的教育理念——“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这首诗前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我们的国学不是花瓶,不是只能供文人墨客茶余饭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来而不往。国学作为我们的文化瑰宝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置于博物馆中供人欣赏。国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大多是高雅脱俗,平凡人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国学如何能够走下神坛,添一丝烟火味道,接一片泥土地气。
在这一点上,习近平主席的“战‘役’兵法”则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遭遇战”到“阻击战”,从“重中之重”到“人民战争”,从“头等大事”到“全面胜利”……观势、谋局、落子,总书记在亲自指挥这场人民战争的过程中,很多对策、措施都与中国古代兵家思想高度契合。这就说明在习近平主席的眼中,并没有把兵法置于一种纸上谈兵的地位,而是将它积极主动地和生活实际紧密联合起来,切实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指导。这才是兵法的价值,更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乃至发扬光大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借助“战‘役’兵法”的思路,我们为什么不能制定“国学兵法”呢?
1.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凡是先到达战地等待敌人的军队就会从容、主动,而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
犹如习主席的“战‘役’兵法”中所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战争如此,育人更如此。
国学的博大精深非初学者所能领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就不能真正学会、学精、学活,相反成为了国学的奴隶。在我们的国学教育上,一定要掌握先机、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矣。”
国君、统帅与广大民众、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犹如习主席的“战‘役’兵法”中所云:“上下同欲者胜。”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战争如此,育人更如此。
国学的博大精深非浅学者所能领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就不能事半功倍,以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大的胜利。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我们的国学教育上,一定要师生齐心、师生用心、师生精心,这样我们的国学教育才能刻骨铭心、别具匠心。
3.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那么经历百次战斗也不会发生危险。既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胜利的机会就完全无缺了。
犹如习主席的“战‘役’兵法”中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
战争如此,育人更如此。
国学的博大精深非乍学者所能领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就只能“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我们只有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掌握了哪些国学经典,还有哪些是自己不了解的,有的放矢,全局掌控、精准施策,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把传统文化了然于胸。
4.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犹如习主席的“战‘役’兵法”中所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疫情防控狙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卫站。
战争如此,育人更如此。
国学的博大精深非短学者所能领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想要速战速决,一朝一夕就成为国学大师,经典名著、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是不现实的,最多也就是个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我们要想学好国学,就要学会借力打力,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借助各方资源,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各种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力求真正做到今为古用,洋为中用。
5. 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犹如习主席的“战‘役’兵法”中所云: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重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
战争如此,育人更如此。
国学的博大精深非粗学者所能领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补短板,稳长板,就永远不会有长进。木桶效应[ 2 木桶原理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2的原理就说明了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国学文化学习道路上的不足,努力弥补,才能真正学精、学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凌寒怒放的梅花,一直盛开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习近平以之写照当今中国,更昭示着一份不争春的从容、不畏寒的定力。此刻,国学文化不再是高适笔下“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的霸气、不再是杜甫心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豪气、不再是白居易口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稚气……而是李白胸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地气。
我们的国学如果不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像苏轼的东坡肉一样让普通人吃得起、吃得上、吃得饱,那么如何代代相传,薪火不灭呢?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国学文化正是“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最好写照。
她不必“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也不必“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她只需“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就好。刻意追求高大上,只会适得其反,让国学文化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文人眼中的金丝雀,只能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笼子里,禁不住任何风吹雨打。国学文化不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花,她要走下神坛,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只有扎根于社会底层,才会有源头活水。
二、构建“东坡肉化”国学的教育理念——不应“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十分恬静、十分自由、十分美好的境界。我认为,这句诗也可以用来说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仅仅把国学经典至于死记硬背的地位,不会联系现实生活,更别提活学活用了。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无一不体现着把国学学会-学牢-学活。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向习总书记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追本溯源,把国学知识学到位、学到家,而不是将其犹如博物馆中的珍品一样束之高阁。我们学习国学的宗旨是古为今用,只有这样,国学文化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传承下去。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典过程,其实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三、构建“东坡肉化”国学的教育理念——“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 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2010年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在北大看望大学生时,在北大学生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展室,当温总理缓步走进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大家都在想着应该给温总理写点什么,这时,学生书画社社长、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想到了温总理那首著名的诗歌《仰望星空》,随即为温总理书写了“仰望星空”四个大字;温总理看完大学生的书法作品后,微笑着说:我和上四个字,于是挥毫写下“脚踏实地”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到太空的渺茫深邃,能看到群星灿烂的奇妙美景,能看到众星拱斗的神奇图景。夜空是多么的美好,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感受,激发起人们对未知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对于这种美景,很多人确只顾埋头赶路,而错过了这种奇特感受,甚至在漆黑的夜里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泥淖。
反之,如果我们能经常仰望这片夜空,则我们的心胸必然开阔、方位更加明确。天地间最宽阔的莫过于无垠的蓝天,比蓝天还宽阔的是人们的胸怀。只有脚踏实地,我们的国学文化教育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无疑是美好的,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却崎岖而漫长,犹如光荣的桂冠总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如果一个人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那他的理想终究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只有从此时、此地、此身出发,我们的事业才能留下一道清晰的轨迹。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心怀远大,才能找到人生中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只有在脚踏实地中,我们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理想。
做人如此,育人更是如此。
“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把中华文化的优势体现出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更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当中,它激励着我们走得更远。传承国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兴起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各大城市相继把国学纳入教学课程。学习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不仅能在诵读国学经典中积淀文化底蕴,获得诗文经典的熏陶,更要把古代圣贤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
2. 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
这就要求做人要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温和的光芒与尘土一样不张扬,顺应时势,屈伸舒缓,敛鳞藏翼蓄志待时,随时关注风云变幻。
做人如此,育人更是如此。
人生而现代,却无往不再传统。对于国学的继承和学习,让我们记起来路,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更明朗地预见未来。且在中国日益强盛,国学与世界“相拥”的当前,国学教育更是势在必行。但在应试教育“一手遮天”的背景下,书本上涉及到的国学与真正的国学教育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国学学习”与“升学压力”相遇的化学反应,正是晦涩艰深的文言文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
国学的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起步?对国学教育内容应该进行怎样的取舍?在应试教育不变的情况下,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国学的教育?国学如何“放下身段”,真正实现“接地气”?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些方面或许争议犹存,但是有一个坚定不变的原则性前提:那就是国学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否则就是买株还珠。把握住国学精髓,让国学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除此之外,国学“接地气”的教育,呼唤的还应是全民意识。因为无论是一种礼仪,一种风气还是一种习俗的形成,都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反应。若刻舟求剑、形而上学、甚至“玩穿越”,必将落得“缘木求鱼”的结果。国学该以怎样的形式实现回归、实现在现今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不是由谁一时兴起,拍拍脑袋就能决定,需要的是倾听来自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和建议。我们期待看到的,是重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兴起,是全社会意识的“苏醒”。
3.国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改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做事像山。山因形走势,因势走形,一切皆因之挺拔、高峻。山,从千峰峥嵘、万壑竞秀、云海飞瀑、蜿蜒起伏中展示大气磅礴;山,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或澄澈清净中透出阔远幽、空灵清秀。所以做事,就要像山一样,要有山的胸怀,山的风骨,山的品格,山的内涵和山的原则。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然而话是说不全的,水之种种亦是无限,皆要由自己去体会。
做人如此,育人更是如此。
国学大业,需为长远计。需要教育者带着激情高瞻远瞩,更需要教育者持着理性保持清醒。让国学实现“接地气”的存在,固然不是要对传统全盘否定,但更不是在热忱中不假思索的照搬照用,而是带着对这个民族过往的尊重,带着对民族前进的憧憬,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滋养祖国的未来。不是让孩子们记住佶屈聱牙的《论语》《离骚》,而是让他们于经典中读出高贵的人格,并学会独立的思考。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灵动。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透明。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国学文化的教育改革应力求公平。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强自信,就一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让我们共同努力,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构建“东坡肉化”的国学文化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共产党员网
http://www.12371.cn/special/zglz3/
2.习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央广网,2018年6月2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144683072763303&wfr=spider&for=pc
3.习近平爱读哪些书?新华网,2015年8月15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15/c_128132054.htm
4.知识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这个理念分量很重,新华网,2020年12月1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837287549562755&wfr=spider&for=pc
5.手绘长卷:2019习近平引用的这些诗词典故言谆意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年1月7日
https://politics.gmw.cn/2020-01/07/content_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