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古典戏剧欣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改革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鲁红霞
[导读] 《古典戏剧欣赏》课程,是艺术类高校必修课程。只有深入挖掘历史作品、优秀作品背后的思想本质

        鲁红霞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5

        摘要:《古典戏剧欣赏》课程,是艺术类高校必修课程。只有深入挖掘历史作品、优秀作品背后的思想本质、人文理念、审美价值和时代特色,才能最大化地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到戏剧之美,发挥这门课程真正的价值。现行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规避现有误区,深化教学目的,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古典戏剧欣赏》课程的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艺术类高级人才。

关键字:古典戏剧;鉴赏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究;改革方向

        艺术类高等院校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传授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引领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阵地。古典戏剧鉴赏,是戏剧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面临诸多新时代娱乐项目的冲击,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热情明显不足,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探索更加贴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热情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审美素养、鉴赏水平,振兴传统文化,实现《古典戏剧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什么是古典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下,人民群众的审美凝聚和精神创造,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大众性。戏剧借助音乐、舞蹈、舞台布景、人物唱词或念白等等手法,融合了音体美文等艺术形式,通过戏剧冲突和演员表演,或反映社会现实,或揭露社会矛盾,或发扬文化精神,或传承经典故事,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培养观众的文化意识。
        学界认为,古希腊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活动,是戏剧活动的起源。但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应该是从埃斯库罗斯开始的,是他在表演过程中降低了歌舞叙事的比例,增加了戏剧表演的因素,还将演员人数增加到了两个人。这样,在舞台上两个演员之间就可以产生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表演也就因此逐步成型。而中国的戏剧的起源追溯,则不像西方的戏剧如此单一明确,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从古代歌舞开始追溯,相较于西方还融入了更多的喜剧色彩,更有杂技、武术表演等形式融合在里面。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如今戏剧已经成为全人类文明共有的精神财富,不论中国古典戏剧,还是外国古典戏剧,都是文化领域的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古希腊悲喜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而西方古典戏剧,同中国古典戏剧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但也饱含文化魅力。
二、开设《古典戏剧欣赏》课程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平台、一个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是直接看一看那些推动理论产生和发展变迁的“里程碑”式作品,才能够真正掌握戏剧艺术的舞台语言、流派分类、结构设计、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想要创造美,得先熟悉美、了解美、懂得美。同样,想要为祖国培养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就要先从“认识戏剧”开始,逐步“鉴赏戏剧”,最终能够“看懂戏剧”。
        古典戏剧欣赏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成为祖国需要的,符合时代潮流要求的,优秀的文艺人才或戏剧骨干。
三、《古典戏剧欣赏》课程的现状
        《古典戏剧欣赏》作为独立的课程,在艺术类高校中开设已久,但是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突出。这其中既有现行教学环境、社会环境的社会因素,也有学生和教师自身原因的主观因素。
3.1 学生基础不扎实,对古典戏剧理解不深
        相较于现代电影、舞台剧等文艺表现形式,古典戏剧的鉴赏是存在更高的“门槛”的。对于戏剧所诞生年代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戏剧产生地的民俗风俗的理解深浅,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解读强弱。
        学生在欣赏古典戏剧之前,若不能对戏剧创作者本人、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势必会限制学生鉴赏的能力,阻碍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解读,影响课程效果。
3.2 学生兴趣不浓,对古典戏剧缺乏热情
    当今这个时代,短视频、短剧、电影等新兴文化形式的兴起,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更有网络游戏吸引了学生大把的精力和目光。而古典戏剧的慢节奏本就不符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风格,再加上古典戏剧自带的“神秘色彩”和解读鉴赏的“门槛”,对部分尚未领略到古典戏剧魅力的学生而言,就有着隐隐的“劝退力”。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兴趣不浓,缺乏热情,缺乏探索研究的动力。
3.3 课时有限,师资有限,课程环节安排受限
        古典戏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外古典戏剧瀚如烟海,有限的课时无法展现其中经典之万一。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在欣赏古典戏剧之前,教师还应该为学员“扫盲”,帮助学生提升鉴赏能力,这就更加压缩了真正的“鉴赏时间”。同时,因为高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擅长鉴赏的西局方向不一,也影响到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3.4 教学方式枯燥单一,课堂无趣
        许多戏剧鉴赏类课程,还延续着“老师放录像,学生坐着看”的教学方式。在录像播放完毕之后,老师再变身“点评专家”的角色,为学生进行讲解,而学生只是机械的输入和单调的听,并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异于纸上谈兵,大量看似“干货的输出”并不能内化成学生的能力,理论知识的堆砌也使教师从“传道受业”的角色,变成了个“说书人”的角色。学生们只是单项的接受教师的输入,也就没有办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也就无从谈起提升不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5 教学目的只顾眼前,急功近利
        现阶段的戏剧鉴赏类课程,教学目的还是以通过考试为主,这就导致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涉猎到更深的理论层次,也没有必要扩大知识的广度。这一点在学生学习目的这方面尤为突出。

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课本知识和鉴赏方法得过且过、不求甚解,临考试的时候才抓紧时间突击一下,白白浪费了鉴赏机会。
3.6 教学内容不深刻,浅显通俗
        许多戏剧鉴赏类课程,只停留在表面的“阅读理解”,并不能对所鉴赏的戏剧进行深度的阐释。这也就导致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欣赏,仿佛猪八戒吃人参果,只知其形,不知其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无法发挥古典戏剧真正的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待这门课的热情。
四、古典戏剧的鉴赏角度
4.1 在戏剧冲突中,感受剧情的曲折
    戏剧冲突是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角色行动的力量。戏剧冲突有很多种,比如《老人与海》里,老人同自然力量的冲突;《罪与罚》中,人物行为与内心价值观的冲突;《威尼斯商人》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众多中国古典戏剧中表现的,人物与社会力量的冲突等等。梳理戏剧冲突,理清矛盾产生的本质,有助于观众理解戏剧表现背后的深刻含义。
4.2 分析鲜明的人物形象,捕捉角色心理
    戏剧舞台上的众多人物形象,都不是单薄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每个人物的行为轨迹,都由其心理动机支撑着。作为演员,要深刻钻研人物的心路历程和内心轨迹,才能生动的表现角色,让角色真正的在舞台上“活”起来。而作为观众,若能够从角色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台词、语气等方方面面,结合角色所处的环境,揣摩到人物真实的性格本色,那对观众理解戏剧的真实表达是很大的助力。
五、《古典戏剧欣赏》新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改革
    时代在变,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就要相应的进行改变,教学思路也要进行转换。只有这样才能紧贴时代潮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于古典戏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5.1 跟紧时代脚步,适应潮流变化,适时改革教学理念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应该改掉因循守旧的思想,以“创新、革新”为主。就像鸡蛋一样,从外部被打破是食物,从内部被打破则是生命。被学生倒逼而改革的教学方式,是被动迎合,而只有教师主动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才是主动革新,才是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
5.2 贴合学生发展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单向输出的说书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早就不适合现代的课堂了。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有不同的心里表现。在安排古典戏剧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合学生的兴趣点寻找欣赏素材。比如进行鉴赏内容投票,或者让学生就欣赏选题进行辩论,那么学生在了解投票目标、进行辩论准备的时候,自然就会将涉及到的剧目进行基本的了解,这就弥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戏剧脑图”,戏剧会涉及到很多种文艺表现形式,在一部戏剧中,各种艺术形式都会互相渗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种艺术形式横向罗列,在纵向找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借力方法,以此引领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戏剧脑图,更加深刻的内化戏剧鉴赏知识,培养戏剧欣赏能力。
5.3 不放松理论教育,将课本知识结合实践体验,加深学生理解消化
        戏剧是一中有着鉴赏门槛的文化形式,想要“看懂戏剧”,就不能放松理论知识、课本知识、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如何把“干货”讲的不“干”,就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我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一定必须是枯燥无趣、乏味单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充满活力的。比如,在欣赏戏剧之前,我们先为学生设计思考题,让他们自己从戏剧表演中,寻找书中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原型。那么我们就将理论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到了学生手中。或者,我们可以分组,不同的小组寻找不同问题的答案,这样小组之间交流答案的时候,而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就更加能够深化理论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5.4 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和浸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
        如果有机会,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教室,去各大剧场里面现场观摩戏剧。甚至是走进后台,让学生们自己创作戏剧,自己演绎戏剧。为了实现更动人的“输出”,学生必然需要“输入”,根据自己创作的角色、演绎的角色,寻找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寻找推进戏剧冲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就能将学生带入到戏剧中,让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戏剧欣赏学习体验。
六、改革课程评价模式,建设多元化评价维度
        传统的戏剧欣赏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评价标准单调枯燥,评价内容单一客观,无法表现出戏剧欣赏的灵活性、主观性。这种考核方式也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革新考核方法,让评价维度变得多元化。
        比如,把单纯的比试,改为论文的形式,让学生论述自己最喜欢的古典戏剧“好”在哪,又存在那些“历史局限性”;或者是论述自己最“讨厌” 的古典戏剧,让他们聊聊这部喜剧到底“差”在哪。再比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自拟题目,创造出一部小型戏剧出来,并安排时间进行汇演,让学生们参与评判,将评价的天平交到学生手上。
        教师还可以引入“调查走访”的形式,让学生们去剧院里面进行调研,走出象牙塔,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深入到民间的戏剧观众当中,感受戏剧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角色。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戏剧的现状,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责任感,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的珍惜。
        有趣的考核形式,能提高课堂的乐趣性,而评判标准的多元,又能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以学生为本。
七、结束语
        戏剧欣赏,本身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就好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戏剧,在部分观众眼里是传世经典,在另一部分观众眼里也许就没有那么引人入胜。但是能够流传千百年、保留至今的古典戏剧,必然有着突破时代局限的地方,是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究的。在当今这个时代,古典戏剧的欣赏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贴合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自发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真正的学习精神,让古典戏剧焕发新的活力,为我国文艺事业培养更优秀、更专业、审美能力更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珊.浅谈高校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J].艺术评鉴,2017
[2]苏磊.歌剧欣赏点滴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课题项目: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研项目《艺术类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改革》
作者简介:鲁红霞(1978.11—),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影视创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