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作用球”在“液体表面层成因”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黄传连 傅泽云 蒋达国
[导读] 分子作用球,是以分子有效作用距离(10-9m)为半径作的球。
        黄传连  傅泽云  蒋达国
        井冈山大学 江西 吉安  343009
        摘要:分子作用球,是以分子有效作用距离(10-9m)为半径作的球。在“液体表面层形成的原因”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液体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运用好“分子作用球”模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液体表面张力产生机理的理解,使学生对表面层的厚度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还可以达到攻克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表面层;表面张力;微观机理;分子作用力;分子作用球
        《液体表面张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第2节“液体”中的内容[1],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表面张力的宏观现象,二是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其中表面张力的宏观现象是重点,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是难点。在指导物理师范类本科专业学生实习讲课,和参加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的过程中,在网络上看了很多《液体表面张力》的教学视频和参考文献。将总体存在的问题总结为4个方面。一是偏向对表面张力宏观现象的实验探究过程,而轻视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2-9]。前一知识点,老师花的时间多,想的招数多,师生互动多且气氛浓厚,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后一知识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二是在探究液面特性环节,先是通过“往硬币上滴水”或“往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等实验得出液面具弹性,再通过用中间系有松散细线的圆形金属框,做“刺破肥皂膜”实验,得出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但不指明硬币或水杯上的液面,与金属框上液面的区别,学生会误认为金属框上只有一个液面,相当于一张弹性薄膜。三是分析液体表面层的形成原因时,不分析“分子作用球”内部的微观结构,即不分析球内分子对球心分子的作用力。四是没有运用“分子作用球”,进一步分析表面层的厚度。
液体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分子稀疏而相互吸引的宏观表现。而蒸发和表面层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内压力),是表面层分子稀疏的两个原因。因此,让学生理解内压力产生的机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果能运用好“分子作用球”模型,将球内分子对球心处的分子的作用力讲清楚,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表面层的形成原因,即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而且对表面层的厚度也会有更准确的清晰的尺度感。
1. 分子力作用球
液体表面,即液体与气体的分界面,表面层厚度,是指液体中分子受力不对称区的厚度,等于分子力的有效作用距离10-9m。液本内部分子密集,间距等于平衡位置距离(),相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大小相等,合力为0。而表面层的分子稀疏,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距离,相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小于引力,合力表现为引力。
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分析表面层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表面层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在任何温度下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液体分子,因为不规则运动速度足够大,而逃逸到气体中,即蒸发。二是表面层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内压力),表面层的分子有被拉进液体内部的趋势[10]
分析表面层分子受到内压力的产生机理,要运用到“分子作用球”模型。根据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运用“分子作用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用了两个“分子作用球”,分别为“分子斥力作用球”和“分子引力作用球”,且“分子斥力作用球”的半径,小于“分子引力作用球”。另一种只运用了一个“分子作用球”,为了区别,称之为“分子合力作用球”。
2. 表面层形成原因
2.1 用两个“分子作用球”模型分析
先分析斥力的作用特点。以液体内部和表面层的任一分子A和B为球心,各作一个“分子斥力作用球”。球外液体分子对A无斥力作用;球内液体分子对A产生的斥力呈球对称,因此,A受到的斥力的合力等于0。由于“分子斥力作用球”的半径很小,表面层的“分子斥力作用球”也全部在表面层内,不会露出表面层,因此,B与A所受到的斥力相同,也为0。
再分析引力的作用特点。以液体内部和表面层的任一分子C和D为球心,各作一个“分子引力作用球”。球外液体分子对C无引力作用,球内液体分子对C产生的引力也呈球对称,因此,C受到的引力的合力等于0。由于“分子引力作用球”的半径比“分子斥力作用球”大,表面层的“分子引力作用球”有一部分会露出表面层,因此,D受到的引力,不呈球对称,引力的合力不为0,而是指向液体内部。
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的斥力和引力都对称,所以合力为0。而表面层的分子受到的斥力对称,引力不对称,所以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内压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两个“分子作用球”模型分析表面层形成原因,学生会存在三个疑问:一是根据分子力的作用特点,“分子斥力作用球”和“分子引力作用球”的半径取多大?二是表面层“分子斥力作用球”为什么不会露出表面层,球小就不会露出表面层吗?三是由于“分子斥力作用球”和“分子引力作用球”的半径不确定,因此,用此分析方法,无法得出表面层的厚度。
2.2用一个“分子作用球”模型分析

图1 “分子合力作用球”模型
如图1所示,先分析液体内部任一分子E受到的力。E只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以E为球心,以分子力的作用半径10,作一个“分子合力作用球”。球外液体分子对E无力作用,球内液体分子对E产生的引力也呈球对称,因此,C受到的引力的合力等于0。
再分析表面层任一分子F受到的力。表面层外的气体分子,以及少量蒸发到空气中的液体分子,对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以F为球心,作一个“分子合力作用球”。当球全部在表面层内,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为0;当球有一部分在表面层外,则受到液体分子的引力的合力即不为0,方向指向液本内部。且越靠近表面,受到的内压力越大。
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的引力对称,所以合力为0。而表面层的分子受到的引力不对称,所以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内压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个“分子合力作用球”模型分析表面层形成原因,学生也会产生两个疑问: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为什么只分析引力,不分析斥力?二是老师一般不会运用“分子合力作用球”,进一步分析表面层的厚度,因此,学生对表面层的厚度会存疑。
由于分子间斥力和引力的作用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分子间合力的有效作用距离是确定的,等于10,因此笔者采用了“分子合力作用球”模型分析表面层形成原因。从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特点入手,先分析“分子作用球”内分子对球心分子的作用力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第一个疑虑。再运用“分子合作用球”,进一步分析表面层的厚度,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第二个疑虑。
2.2.1 “分子作用球”微观结构
液体分子的直径,以及相邻分子间的距离,都等于平衡位置距离,而分子作用球的半径为10。因此,以E为球心的“分子作用球”内约有5层液体分子,对称地包围着E,如图2所示。与E相邻的第1层分子与E的间距为,每个分子对E施加的斥力等于引力,合力都为0;与E不相邻的第2层分子,与E的间距为3,每个分子对E施加的斥力小于引力,合力表现为引力,但呈球对称分布,所以,第2层分子对E施加的引力的合力为0;同理,第3、4、5层分子对E施加的引力的合力也为0。所以,E受到“分子作用球”内液体分子的合力为0。而球外液体分子对E无力作用。因此,E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为0。

图2 “分子合力作用球”的微观结构
2.2.2 表面层的厚度
如图1所示,当F处于1位置时,“分子作用球”还在表面层内,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对称,合力为0。当“分子作用球”再往液面向上移动,“分子作用球”就有一部分爆露在空气中,不在表面层内,例如,处于2位置,F受到的引力不对称,引力的合力不为0,而是指向液体的内部。当“分子作用球”处于3位置时,F刚好在液面上。当“分子作用球”从3位置,再往上移动时,F就离开了液体表面,逃逸到气体中去了。因此,表面层厚度,就是指液体中分子受力不对称区的厚度,其值等于液体分子间的有效作用距离,也就是图2中AB之间的距离。
3.结论
  《液体表面张力》教学,如果能从“分子作用球”的微观结构入手,并利用“分子作用球”分析表面层的厚度,不仅能学生容易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攻克本节课的教教学难点。而且,对表面层厚度有明确的尺度感,学生更能理解金属框上有两个表面层,因为“肥皂膜”虽薄,宏观上可以看得到,但表面层更薄,只有微观的尺度。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选修3—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蒋炜波.关于与液体表面张力相关问题的探讨[J].物理通报,2020,(09):63-67.
[3] 李葵花,边江,刘东海.液体表面张力现象的PBL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6,(01):19-21.
[4] 刘锐,张婷玉,陆星琳.太空授课背景下“液体表面张力”教学的问题与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4,32(09):47-49.
[5] 宋金鑫,张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物理,2018,36(09):39-40.
[6] 刘伟民,张国昌.液体表面张力现象错误认识的大气压反推法[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61-62
[7] 黑恩成,刘国杰.液体的表面张力与内压力[J].大学化学,2010,25(03):79-82.
[8] 张晋,杨亮,张毅,等.液体表面张力产生机理及方向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05):73-74.
[9]徐玉华.浅析与验证液体的表面张力[J]. 中学物理,2014,32(05):30.
[10] 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