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周丽萍
[导读] 阅读理解能力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周丽萍
        合浦县山口镇面坝小学 536100 广西北海市
        简介:阅读理解能力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很注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学生阅读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它需要学生在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学会学习与思考,优化自己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提高    效果
        阅读理解能力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很注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阅读理解能力只是阅读素质的核心,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收获的价值观和阅读的感受与体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学生的阅读品质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评价,肯定学生的阅读成就
        阅读是学生运用思维,将已知知识与文本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可以起到让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新知,分析学生收获新知的质和量,给予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阅读所得、乐于说出自己的阅读所得,让学生在获得阅读成就感的同时获得对阅读的自信心,形成阅读——收获(新知)——运用(成就)——阅读的良性循环。在语文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几乎无时不在。我们在导入新课,进入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以后,对文中的人物性格、环境描写、情感把握、主题探讨、手法分析等任一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相关文字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是问题中的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认为较有把握的一个方面),学生的思考有时可能有一定的局限,表达也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从他们思考的角度、结果的某一部分内容甚至思考问题的态度去肯定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觉得自己刚刚的阅读思考过程是有意义的,对自己的阅读、思考、回答有成就感。这样,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思考,保证阅读的效果。
        二、注重学情,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切智力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兴趣。”这便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做到主动阅读,最好的方法便是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我认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巧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语文课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课前没有认真阅读文本,当老师和其他同学已经对某一段落进行品读或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时,他们还没有能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尚未理清基本思路。

如果这些同学经常处于这种“慢一拍”的状况,久而久之,在语文课上,他们便对文本丧失了阅读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者要积极引导,采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所有学生走进文本,避免了部分同学因文本不熟,跟不上课堂节奏的可能。当学生对文章内容较为熟悉以后,我们便可以创设品读情境,对文本中的某些文段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如齐读、范读、分角色(分段落)朗读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体味作者蕴藉其中的丰富的情感。
        三、注重交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古人极其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交流看来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是因为在阅读、思索、有所收获之后,往往对文本存在一些忽略、疑惑甚至曲解。这时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就有可能使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匡正。况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通过交流就可能从同样的文本中,读到不一样的感悟和体验,甚至顿开茅塞,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就文中的某些句段进行赏析,也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充分思考,畅所欲言,或者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各小组派几名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充分碰撞。甚至可以酌情用演讲或者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起到很好的交流效果。记得在教《<十六年前回忆》的时候,我对内容进行梳理以后,就给了学生一个课外思考问题:你认为,李大钊是英雄吗?结果我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还专门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举办了辩论会。通过辩论,我发现学生作了细致的阅读,觉得经历这个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比经历简单的课堂教学要好许多。
        四、注重方法,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一篇文章讲完了,一种剖析文章思路、分析文章内涵的方法教好了,学生当时好像也掌握了,可是不久再涉及到这些内容时,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效果何以得不到巩固?归根结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用适当方法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对照阅读便是一种很好的巩固学生阅读效果的方法。所谓对照阅读就是在讲授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或是讲完以后,选取另一篇某方面(语言风格、运用手法、主题、思想感情等)和所讲文本相近或相反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照阅读。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就将同一主题或风格的文章编进同一板块或者专题,这样编排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习某篇文章时不再是孤零零一篇文章,而可以和同一专题、板块内的文章形成联系,以便在阅读文本时形成正迁移,从而提高阅读的功效。比如“感悟自然”这一板块,其中收录了李贺的《马诗》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两篇古诗。既避免了对同一风格古诗讲授时带给学生的疲倦感,又促使学生将刚刚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起来阅读另一篇风格相近的古诗,巩固了学生对贬谪诗文的阅读效果。
        总之,阅读品质是阅读素质的核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学生阅读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它需要学生在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学会学习与思考,优化自己的阅读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