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陪伴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8期   作者:张莉
[导读] 当前在很多中小学生的家庭中,经常出现各种花式吼娃,不陪学习
        张莉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和平小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当前在很多中小学生的家庭中,经常出现各种花式吼娃,不陪学习,母慈子孝,一陪学习,鸡飞狗跳等现象非常普遍。到底什么才是比较合适的家庭陪伴教育呢?笔者的观点认为:从改变家长自己开始,才是家庭陪伴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本文将从以下三种改变来探讨:改变态度——理解式陪伴,改变语言——积极式陪伴,改变方法——支持式陪伴。
        关键词:家庭教育;陪伴;方式
        去年微信朋友圈里流行过一个段子,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大概是邻近期末,家长陪孩子考前临阵磨枪,被孩子气出内伤。有人说:“别人家孩子复习功课,那叫查漏补缺,咱们家复习功课,简直堪比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小区里各种花式吼娃,此起彼伏。还有家长干脆直接晒出这样的朋友圈,还分男版女版,我给大家念念女版:“亲爱的未来亲家您好,我女儿有房,有保险,会游泳,年满18会配车,过年随便去哪家。可以不要彩礼。结婚嫁妆配好。送车送房,包办酒席,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辅导好,谁家的媳妇谁家养!”难道未来亲家们早早就开始相互甩锅?还是不陪学习,母慈子孝,一陪学习,鸡飞狗跳?
         
        既然当前在很多中小学生的家庭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到底什么才是比较合适的家庭陪伴教育呢?笔者的观点始终认为:从改变家长自己开始,才是家庭陪伴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本文将从以下三种改变来探讨。
一、改变态度——理解式陪伴
        一位刚结束紧张工作,堵车下班的母亲,看到孩子60多分的试卷,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不是孩子差到难以挽回,而是这位母亲心太累了。其实,从孩子角度想,学习成绩一般,老师关注不多,同学面前不光彩,再被家长宣泄情绪般的狠批,实在是挺可怜的。婚姻、家庭、教育没有对错,唯有爱和包容。什么是爱和包容?就是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难处。人和人沟通的终极秘诀,就是理解他人的难处,感慨他人的艰辛。这就是为什么战友、同学情深似海的原因。孩子是父母用情绪浇灌出来的。控制不住情绪想发火的时候,就想想孩子曾经的好,把他看成你一起面对生活的“队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二、改变语言——积极式陪伴
        孩子是父母用语言塑造出来的。语言可以伤害一个人的精神,也可以安慰一个人的心灵。很多家长爱孩子,却天天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拿孩子当出气筒,简单粗暴,随心所欲。心理学上有个“刺猬理论”指出,当人受到批评时,90%的情况,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想着如何反驳。没有哪个孩子在受到父母的粗暴批评后,还会对自己说:“父母批评得太好了。”我们来学习下这位父亲的做法。儿子把新买的复读机弄丢了,战战兢兢回到家准备挨一顿责骂。父亲却一改常态,和颜悦色地说:“丢了东西,你心里已经够难过了,爸爸哪里还舍得再责备你呢?你的过失是没有保管好,而拿走东西的是别人呐。”儿子也感动地说:“老爸,其实我也想把事情做好。只是你一批评,我就有了抵触情绪。你越训斥,我越不服气,尽管知道你说得有道理。”其实良药无需苦口,忠言也可不逆耳。
三、改变方法——支持式陪伴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习惯性的成为一名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或命令者。不懂得如何用智慧让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当我们想帮助孩子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先让他给出方法,问他想怎么办,怎么解决问题,他得动脑筋啊。当他绞尽脑汁给不出办法,或者给出的办法不够完善的时候,你再一点一点地挤给他,你说半句,留半句,启发他,提示他,让他来补充后半句。本来是你开的头,最后他在你启发下补充完整了,这时候你要对他说:“你这个想法和决定都非常好,我支持你的决定!”你看,这不就是他自己的主张了么?你的思路,在对话中,逐步就变成了他的决定。他对自己的主张,能不接纳么?你不能一开口就是“你应该,你必须。”哪个青春期有独立意识的孩子肯吃你这一套啊!家长要想办法把你的建议,变成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决定,是他自己需要这么干,而不是你让他这么干。人的生命不在控制,而在点燃,我们要做一个火炬,去点燃孩子的圣火盆,让他自己燃烧。
教育反思:
        家庭教育是一门缓慢而伟大的艺术,也许会有家长曾经想过当一个甩手掌柜,但其实,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却是弥足珍贵!也许,一眨眼,孩子就十多岁了。用不了几年,孩子将离家,去上中学或大学,那时,我们只能看着孩子空空的卧室,看着那盏台灯,怀念着有一个瘦瘦的背影曾经在那里写作业的样子。但此时,他可能已在千里之外。那间熟悉的卧室,已经成为了他的旅馆,只会在寒暑假暂住。而且,你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他还会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晚些回来。每次假期还没有过完,你还没有把他看够,他就匆匆赶着去学校。他不再惹你生气,甚至和你说话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偶尔打个电话过来,不论说什么,你都会觉得听不够。到那时,你就会怀念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晚上辅导他写作业,甚至偶尔被他顶嘴的日子。不必想着把孩子送走,总有一天他会自己离开,头也不回。不是我们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辅导孩子写作业,而是我们修了几辈子的缘,才有了今生的相遇。所以,珍惜吧!趁现在,我们和孩子,还在一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