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翟洪昌
[导读] 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及运用能力

        翟洪昌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及运用能力,不仅让学生掌握母语的运用逻辑,还应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高中语文论述类的文章有着较强的语言逻辑,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语言逻辑思维,其准确的语言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现词语的积累,另外在高考中论述类的阅读也是重点考察题型,大到通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到每个段略、句子的含义,学生应从各个方面掌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及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论述;
引言: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及语言积累方面共同实现发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以思维培养为主,词句积累为辅,而语言思维的发展与学生其他素养紧密相连,论述类文本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重要手段,其文本的逻辑性及说理性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现阶段论述类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进行论述。
一、根据学生实情设计教学规划
        设计科学的教学规划时高中语文教学成果的第一步,在开展论述类文本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首先要符合当代的高中教育课标要求,在总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综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开展教育实施,另外学生高中生活中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情况也值得教师参考,因为高中生的学习情况会随着学习进度以及环境而发生改变,所以教师在设计论述类文本阅读教育目标时也应做到随机应变,适当的满足学生们的文本教育需求,实现“活”的高中文本阅读教学目标规划。
        例如在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论述类文章时,文章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文章的易错字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实际教学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基础来布置教学工作,如有些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差且语文基础一般,哪怕教师课前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也仍旧掌握不牢相关的重点字词,对重点段落也一知半解,针对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将教育重点放在文章基础知识掌握上,相对应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都较好的学生,在课前大部分已经掌握了文章的生字词,通篇阅读全文也能够独自准确的理解文章大意,那么语文教师就应适时更改文章教学目标,在掌握字词及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高文本阅读的难度,总之教师不能仅从自身出发,应多根据学生学习实情来设计教学规划,如果制定一些学生可以自行完成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损失探索的乐趣,从而使得学生课堂参与度降低,不利于高中语文长远教育的实施。


二、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
        高中语文论述类阅读文本具有相对较强的逻辑性,该类型的文章普遍说理性较强,文本说理的特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逻辑,在以往的高中论述类文章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教育仅停留在文章理解的表面,长期忽视高中生的阅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应付式的传统语文教育并不能真正对文章的内容透彻分析,长久以往也使得学生逐渐变成“读书机器”,目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应以帮助学生开拓逻辑阅读思维为最终教育目标,掌握了思维的运用能力,高中论述类阅读文本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阅读《过秦论》文章时,该文章是一篇古代逻辑推理较强的议论散文,其文章中心论点也较为明确,即“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异势也”,之后作者有分别利用四个代表性的论据加以强调,在讲解该文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试着把握文章的浅意,在明白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弄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个过程需要师生共同互动完成,一些简单的段落,理清逻辑关系之后学生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遇到难以理解的段落,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先从文本内容入手,逐渐解开较难段落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的学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
三、实现文本的深度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毋庸置疑是有全国相关专家编制,其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着针对性的教育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其自身的水平或是教育误区等原因较常出现对议论类文本解读不深,教学一旦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将议论文本的教学意义也消解了,深度解读文章是目前高中教师所具备的基本才能,有利于将论述类阅读的意义发挥最大化。
        例如《师说》论述类文章具有严密的逻辑说理性,文中充斥着大量利用精准的语句来表达作者观点的段落,深读该文章不能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掌握重难点词句这么简单,高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师说》文章段落中的逻辑,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学习更深层次的文章育人含义,语言基础好的同学甚至能够从该类文本阅读中掌握其阅读技巧,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这才是深度阅读带给高中生的最大教育意义。
        结束语
        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难点,当代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也明确提出高中生应掌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高中语文教师应从学生阅读实际基础出发,制定符合班级实情的论述类文本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实现深度阅读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育发展,使其高中语文课堂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小雨.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史伟. 基于高中论述类文本培养思辨性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翟洪昌, 1971年10月,男,汉族,本科,中小学教师副高,研究方向:高中语文,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