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物史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涂有春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

        涂有春
        滁州市第四中学 239000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也符合当前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怎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我将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际,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一、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导人教版必修三的教学 。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也会反作用于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起到推动或者阻碍历史发展的作用。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例,春秋战国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旧的统治秩序分崩离析、礼崩乐坏,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先贤,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主张:以德治民,以礼治民,以仁治民,克己复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通过这些主张的实现,维护旧的统治秩序。可惜,统治者要的是富国强兵,称霸一方,甚至是兼并他国,完成统一,儒家思想注定不会在这一时期得到统治者的青睐。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西汉经过前期的休养生息,实力增强。有能力也有意愿解决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和边境问题。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三纲五常等主张,巩固了汉武帝的统治,改变了内外松弛的局面。因此被统治者认可和推广,成为官方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在必修三的历史教学中反复使用这一理论,如用于?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等。
  二、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指导必修二的历史教学。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多次强调世界各国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是紧密联系的,世界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时要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历史教学。
以?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学为例,新航路的开辟的社会根源是源于西欧社会对黄金白银的狂热追求。可是,黄金白银在哪儿呢?在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怎么知道的呢?一本书而已----?马可.波罗行迹?。说明之前东西方的联系不够紧密,西方人对东方并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不仅仅对西欧自身,也对殖民地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欧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以及社会转型。殖民地遭遇到了疾病、屠杀和财富损失。东西方的联系加强了,出现了以西欧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长远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引起的早期殖民扩张,是造成亚非拉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全球化的开端,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发展进程。


我们再以?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为例,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并且获得廉价的原料。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貌似可以满足这两个愿望。可此时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因素的重要特点。打开大门后的英国注定是要失望的,还是对中国了解的不够深刻。当然,市场还是打开了,市场还是会有的,还有丰富的物资。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也开始了被动的社会转型,在洋务运动也慢慢朝着近代的方向走去。英国呢,快速发展,成了世界工厂,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史相互联系,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各个阶级阶层都进行着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尝试。中国近代的历史也是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外交的、军事的、教育的等等方面,都开启了近代化。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
由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把握其来龙去脉,不孤立不静止的研究历史,才能把死的历史学活。
  三、以辩证分析法,指导必修一和选修的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 教师只有在辩证分析法的指导下,才能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以?辛亥革命?一课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为例,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才算客观公正了?当然是辩证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认为其是成功的,是因为辛亥革命从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并且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从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社会习俗上,让社会习俗为之一新。可谓居功至伟。可是,毕竟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加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可谓很失败。
再以?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课对秦始皇这一人物的评价为例,明朝李贽曾经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李贽为何给秦始皇如此高的评价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他的功绩,如统一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然而,强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可谓短命王朝,那又是为何?这当然跟秦始皇的暴政有关。如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再如强征民夫修筑万里长城。再如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导致民怨沸腾。这样一来,就能理解人们对秦始皇的褒贬不一了。
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分析法,从功与过、成与败两方面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对学习书本的学习,有利于各种考试中有效的解题,也有助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主干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如学会利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实现学以致用。甚至,为将来高校的学习和踏上社会的终身学习做必要的素养准备。

 1    黄  郴: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年21期
 2    孙若南:高中历史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3张  伟: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历史唯物史观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