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易静萍
[导读] 批判性思维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成长而言,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总结的习惯
        易静萍
        云南省丽江市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674199
        摘要:批判性思维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成长而言,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总结的习惯,思维定式容易影响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进而导致在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学习与实操过程中影响总体的学习质量。本文选取某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该群体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数据上与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分析,以此通过调查所得数据提供较好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思路。
关键词: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
        现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被得到相应重视,但在教育发展工作的具体实施上,仅针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研究工作对此,本文从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出发,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展开相关调查工作,以此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对该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
        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中,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调查问卷制作并下发,借助网络渠道对某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在统计方法的选用上,依靠SPSS22.0 统计学软件的运用进行调查数据的计算,从调查结果上看,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向教师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课后实习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学习行为总数偏低,调查人数总共799,而表示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勇于提出质疑的学生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比重较低。
三、原因分析
(一)专业教师缺乏批判性思维
        部分地区的护理专业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课堂教学环境,与临床工作的时间间隔太长,使得观关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进度没能较好向学生讲述。此外,这一部分专业教师群体在批判性思维上明显缺失,并且对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由此造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得到较好培养。
(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
        在教学工作中,学生通过发出质疑、积极实践并得出结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成就感。然而,由于部分中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单方面理论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投身于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中,成就感的获取没有被教师进行运用,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较多,随着专业理论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以及理论实践方式的不同,批判性思维的诱导方式也存在多样性。

在现阶段的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上,由于教师长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较为被动,思维上也缺乏较好的活跃性,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相关教学改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实施上主要采用一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结合教材方面进行理论教学具有较好效用,但从学生的内在培养方面,该种形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调动缺乏重视,教学模式较为僵化,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角度上看,教师需要适应当前学生培养要求的转变,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
(二)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
        引导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主客体对调的方式开展学科内容教学,即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与学生的客体位置进行对调,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在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与活动实践中,通过各个方面的经验积累,获得全新的见解与思路启发,从而满足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新时期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该种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逐渐体现,即缺乏学生的思维调动与创新性启发。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上,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路与课堂教学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理论内容方面的学习,以此培养其自主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与理论应用能力。[2]
(三)注重师资团队的建设质量
        从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以及忽视学生思维创新培养的重视等情况较为常见。基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与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学科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引导,使其在常识性的解题思路上进行大胆创新,在后续的学科理论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以创新的思考的方式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从教师的教学观念上看,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学科教育工作的发展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内在思维引导,即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上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内容展开思考,在结合教师的指导下总结经验,逐步实现思维上的创新能力培养。
结语:批判性思维体现出一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其思维方式上的缜密性,在问题的思考上、环境因素的分析上,通过批判性的眼光与思维方式,能够使人较好认识事物的全面。从临床护理的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上看,护理人员个人的工作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对于病患的护理工作较为重要,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就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婉露,郎玉玲,王莉莉,宫叶琴,李珊珊,张萌,丁兆敏.护理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154-155.
[2]曹音,吴彬,姜建萍,马秋平,韦衡秋,蓝红霞,丘琴,赵英,胡艳华,王蔚."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护理药理》教学中的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