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职装配钳工实训的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江宝塔
[导读] 为提升中职教育水平,加强装配钳工实训成果,总结了目前我国中职装配钳工教学的一些问题,

        江宝塔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610103
        摘要:为提升中职教育水平,加强装配钳工实训成果,总结了目前我国中职装配钳工教学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提升执教水平的建议,让学生对本职工作感兴趣、有信心,让教师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为我国装配钳工人才建设提供必要保障。
关键词:中职院校;装配钳工实训;问题;效率
引言:装配钳工的实训教学应紧随时代的脚步,做到推陈出新,切实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一是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任务引导、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不同手段构建新课堂,使学生打心底对钳工学习产生热爱;二是要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耐心信心与逻辑思维能力,逐渐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确保装配钳工实训教学保质保量。
一、中职装配钳工实训教学问题的分析
(一)教学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比较偏激,技术类学科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情感引导和素质培育相对弱化。装配钳工的技术性与操作性都十分明显,以往像锯、锉、攻丝这样的实训课程也都是按照固定顺序进行,整个流程比较漫长,对师生的耐性是一种考验[1]。尤其对中职学生而言,在自学、自律等方面有所欠缺,如果钳工教学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兴趣、新意,再加上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和教师责备等客观因素,学生的信心和耐心也会一落千丈,所谓的实训成效也就无从谈起。
(二)学生的问题
        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都是抱着学手艺的态度进入校门,他们认为平时上课只需要动手操作就行了,不必在理论知识上投入太多。没有理论支撑谈何实操?很多学生白天上课经常玩手机、看视频、打游戏,影响恶劣、风气不良,有的学生甚至不服管,顶撞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些学生怨天尤人,认为进了职业院校就只能一辈子做工,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校得过且过、浪费青春[2]。种种迹象表明,中职教育要先育人,装配钳工的教学工作应建立在以生为本的认知前提下进行。
二、提升中职装配钳工实训教学效率的探讨
(一)从兴趣出发,提升自主学习意识
私以为,兴趣是进步的阶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就是在生存理念的驱使下,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断超越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职学生也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的新青年,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意识到装配钳工是一门具有社会价值的学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喜爱这门手艺。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PPT课件、钳工竞技视频等,丰富课堂色彩,使学生直观感受钳工技艺的魅力。中职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类似竞赛一类的教学视频是最有说服力的,比如“蒙眼配钥匙”这种技术精湛的绝活儿,学生看后会惊叹不已,甚至会颠覆以往对本专业的认知,逐渐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3]。此时教师可适时介绍一些行业内的能工巧匠,比如袁志刚、高彦峰等人的精彩事迹,告诉学生只要肯动脑、用心学,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技压群雄的高级钳工,未来的路还要靠自己走。学生有兴趣、有动力、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主动投入到装配钳工的学习中来。
(二)实践与理论双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技术
        实践不能脱离理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装配钳工虽然讲求实际操作,但是更需要理论知识辅以支撑。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同时也要扮演好教学引导的角色,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自行摸索答案。比如伞齿轮轴教学中共有两个技术理论要点,一是轮轴的装设区域和装设工序;二是检查装配标准。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安装图纸依次发给各小组,由组长带头学习安装流程,而后进行实际操作。

装配操作时,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提问引导,如:“哪个小组可说明一下轮轴装设的具体位置?”“伞齿间隔多少毫米最合理?”“精准度要如何控制才能符合实际标准?”“三档滑轮和滚轴滑行路径是多少?”等等,用提问进行教学引领,用理论推动操作实践,更容易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过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用“放权”代替过去的“揽权”,让学生扮演了一把“当家做主”的角色。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一方面可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学用语更加精简,教学手段更加精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找到了实际解决办法,有助于他们重获学习信心,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三)任务引导法的应用
任务引导法顾名思义,将一个个教学课题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索新知,完成了任务也就是完成了教学,以任务为动机导向驱使主体行为的过程,在技术类学科特别是装配钳工中极为受用。以加工凸件为例展开说明:
教师提前准备好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图纸,罗列本节任务共有哪些。对于加工凸件而言,一般分为以下三步:第一,对图纸的掌握;第二,加工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具体内容;第三,展示作品。任务具体化指引着学生逐步展开操作,组内经过研究、讨论、总结,最终达成共识。此时教师可细耳倾听,看看哪些同学提出了令人意想不到却又科学有效的办法,将这些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加工完毕后,选取各组推荐代表,上台为大家演示凸件加工的要点与技巧,并将个人心得与体会进行分享,如其它组学生有异议可直接表明观点,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答,这样做的好处是生生之间“互惠互利”,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四)竞赛学习的应用
        装配钳工并不难,就是一个熟练工种,中职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只要认真学,往往不会耗费过多精力。但是时间一长,固化的操作模式让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如果课程内容过于枯燥,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也是在所难免的。基于此,钳工教学要创新、要发展,在课程中加设竞赛项目,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比如某市中职学校开设了一次“传动装置装配”大赛,涉及到的零部件就多达150种左右,要求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安装、定档、调试转向等工作。很多学生发现比赛前配发的工具不称手,规定时间内完成安装简直势比登天。在此背景下,学生大胆尝试设计了多种便捷高效的安装工具,如下图的G型夹,避免了零部件装设位置偏差较大这一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5]。可以看出,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一次竞赛就可以起到发散思维、创造创新的作用,这说明中职学生根本不比别人差在哪,只要思想上去了,任何事情都不难办,重要的是作为教育人员如何正确引导教学、带领学生们走向正轨。
(五)构建公正的评价机制
        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积极的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激励的作用。钳工教师应构建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去点评学生的进步情况。中职学生基于群体特色,存在一定的个性、能力差异,教师可将评价分为三个等级:A级学生,进步跨幅大,课堂表现活跃,课后认真复习,家长回馈信号良好;B级学生,稍有进步趋势,课上课后表现还需加强;C级学生,技能掌握程度一般,考察一段时间内的进步情况。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做出适应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认清不足,明确学习方向。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钳工的教学实训必须突破原有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建议。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我国装配事业培养更多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吕福平. 装配钳工工艺分析与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21(03):105-106.
[2]李丹. 浅析装配钳工拆卸操作的技术要点[J]. 装备维修技术,2020(02):166.
[3]焦双强,郭春香. 装配钳工技能竞赛标准与课堂教学融通研究[J]. 南方农机,2020,51(20):127-128.
[4]牛朝晖. 装配钳工的主要技能及设备操作研究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8(04):77.
[5]李新元. 翻转课堂在装配钳工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