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张永勤
[导读] 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张永勤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也能够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美与丑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其教师应把握契机,基于现有资源、条件和技术手段的有机整合来进一步优化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此来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网络技术

前言: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将网络技术合理引用到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当中,既有助于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也能够实现集动画、声音、文字为一体。从不同领域,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引导。这样教师既可以将美术知识更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也有助于课堂整体艺术氛围的烘托,尽可能避免美术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积累更丰富体验。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
        首先,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组织中,很多教师都未重视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全面调动,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也不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解读美术作品内涵;其次,教学方式单一。初中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很少会引用网络媒体技术,不仅不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快速集中,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引用网络技术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提升美术欣赏教学水平。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因为大多教师都未重视起各类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过程较为枯燥、气氛也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通过网络技术的科学、恰当引用,既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充分利用,以此来丰富、优化美术欣赏教学内容与环节,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对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印象,促进其课堂学习效果的显著增强。此外,网络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为学生呈现视觉艺术,可以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力[1]。
        其次,便于学生理解、把握美术作品内涵。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通过网络技术的科学引用,可以更直观化的为学生呈现美术作品内涵,这样学生理解、欣赏起来也更加方便。此外,网络技术的恰当引用也能够为学生德育、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创造良好条件,进而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对作品内涵的准确把握。
三、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在传统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引用挂图、画笔,以及画板有机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经常会出现教师滔滔不绝,但学生却无心参与或是一脸茫然的状态。这样不论是对欣赏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提升,还是对学生美术欣赏兴趣的激发保持都难以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教师要想在美术欣赏教学上体现出与时俱进,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科学选用,才能够实现对各类技术手段的灵活引用,才能够基于图形、图像与声音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的有机整合、科学引用来优化美术欣赏教学模式[2]。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重视、不断优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审美为核心,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具有一定特色的育人实践活动。
(二)科学选用多媒体软件
        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应重视多媒体软件的科学选用,以此来给教学质量、效率的显著提升带来积极影响。而要想确保所选软件的优势特点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在软件选用上体现出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通过Word Power Point、Photo shop等相应软件的恰当选用,可以发挥出理想的辅助作用。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Photo shop,通过这一软件的巧妙引用,美术欣赏的图片制作就成为了比较基础的内容,可以充分满足图片制作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促进图片观赏效果的显著提升。另外,通过对美术欣赏教学功能软件的应用,以及教学仿真系统的科学引用也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三)充分合理引用网络教学资源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通过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科学引用,既可以为学生学习效果与效率的显著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也能够促进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基于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可以开展更新颖的网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美术认知视野。美术欣赏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引用并非是孤立的,要重视与实际授课内容的密切联系,要联系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与逻辑空间的自由组合。然后,基于对学生各阶段学习情况、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来科学选用网络资源,使其成为美术欣赏课堂上的延伸、补充,以便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涵做出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为此,在网络资源引用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方案来为学生展示教学成果,对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的优化,以此来从不同层面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3]。
        比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的美术馆做出深入了解,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技术的科学引用来完善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以此来更全面的把握美术馆的产生与发展。这样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资料搜索查询能力,也能够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环节与内容。另外,学生在搜集整理美术馆相关资料,展示珍贵的馆藏图片过程中,其美术欣赏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可以围绕学生比较喜欢的画作,或者是画家,以及引用的材料,画创作的年代等内容来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如,这幅画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喜欢这幅画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来促进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显著提升。
(四)精心设计网络欣赏作业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用一些图片 、视频等资料来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围绕授课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网络欣赏作业,以此来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内外美术欣赏教学的充分整合。这样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激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不断拓展其认知视野。基于网络,学生通过输入作者或是作品的名字,可以轻松的搜集到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各种资料,以此来实现对所学知识、欣赏作品的深入、全面了解,增强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丰富性[4]。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红屋顶》这节课时,就先引用课件来优化情境导入、图片欣赏,以及故事渲染等教学环节,在学生有一定了解、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之后,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对比欣赏印象派与现代派作品的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对印象派、现代派的相关作品进行搜索。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获得与作品相关的代表人物、背景,以及艺术评价等丰富多样的资料,既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信息的不足,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且学生在完成这一网络欣赏作业过程中,除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拓展和延伸之外,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来进行某一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以此来从不同角度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也能够促使学生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重视起网络资源与技术的科学引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美术创作、展示,以及接受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引用新颖、先进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恰当引用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国君.网络技术,让美术欣赏插上腾飞的双翼[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2):291.
[2]徐燕.网络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7):84.
[3]王成.探析网络教育资源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技术,2008,(1):15-16.
[4]王彤彤.新媒体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13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