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曾凌川
[导读] 随着家长、社会的意识觉醒,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入有了很大改观
        曾凌川
        重庆市南岸区御峰小学

        摘  要:随着家长、社会的意识觉醒,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入有了很大改观,推动学校教育体系的重构,特别疫情期间,线上课程、网络教育的兴起,更是将教育的边界模糊化,新的教育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许多学校已经从文化构建、课程实施、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始尝试引导家庭、社会、学校进行融合共育。需要做好系统思考、提前谋划、多方协调、情感维系、课程(活动)统筹等系统性工程,融合家校社甚至网络教育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以中小学生(业主子女)为主的成员的学习力,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学习力提升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研究

        随着3.0时代学校的来临,教育逐渐从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走向由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伴随着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与明晰,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得以不断建设。人民日报在《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刊文中指出,家庭教育应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应有机整合、融合。一系列央媒发声,来源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过程中,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地,家长将一切教育的希望与功能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但凡孩子的教育出现些许问题,便连同社会共同抨击,这使得学校、教师有些不堪重负,也违背教育规律。
        毕竟在小学阶段,是品德、习惯、兴趣收获的重要时期,而这些往往都来源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而能力收获、见识增长、素养提升等方面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产生因变量,才能让孩子真实成长产生自变。在真实的育人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有独立存在的空间、时间,也会有重叠、交织的时刻,相互游走在彼此边界,教育的参与者缺少了主动发现与作为,就会使得教育存在了诸多空白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担当主体性责任,小学阶段家庭占的比例更大,但家庭却无法担当串联起学校、社会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有义务乃至责任衔接、引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协同融合实施。家校社共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开展的活动多,但系统性系列开展的活动少;结合时机、节气开展的课程多,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少;单方面着力的活动多,多方配合共建的活动少;学校主动思考的多,家庭成员、社会参与者思考的少。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要想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与效率,可谓是杯水车薪,需要做好系统思考、提前谋划、多方协调、情感维系、课程(活动)统筹等系统性工程,融合家校社甚至网络教育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广大学生(业主子女)的学习力,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实践。
        一、聚焦“学习力”,不致教育供需失衡
        在家校社协同共育实施过程中,孩子的发展起源于家庭、发展于学校、终于社会,在现今乃至未来的学习系统框架下,很难产生个体协调发展和系统有效的互动。许多时候,我们尝试以学生为中心,却发现很难达成共识,也很难基于某个主题深度开展教育长效联动实施,社区只开展针对居民子女的活动、家庭只开展针对子女的教育,也就只涉及学的内容,而缺少了“教”和“育”的引导,会让教与学的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学生在狭义范围内是指学校或类似的空间接受有针对性培养的人,但当学生走出学校、走出特定的学习场域,所承担的角色和享受的义务与“学生”这一角色不尽相同,可能会使其接受到的学习内容反复重复,家长、居民的学习理解得不到提升,这也会弱化社区、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三,在真实的家校社教育对接工作中,除了针对学生、居民子女的教育内容,还会有涉及家长、社区居民如何开展教育、如何提升教育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可能引起家校社教育的狭隘化。因此,聚焦“学习力”,更有利于家、校、社联动,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产生互补性作用。
        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三个组成要素。学习力代表了个人或者团队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不断强化知识学习,并不断转化成素养与习惯的过程。家庭、学校、社区的学习力提升,既指针对群体的学习力提升,但重点主要放在通过家长、教师、社区成年居民的学习力、教育理解力、培育人的水平的提升,更好激发居民子女、学校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学校在这一过程中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学校引领的家校社协同共育,需要首先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义务,以及潜藏的教育资源。基于自身教育理念,不断强化学校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社会教育意识、提升能力,引导所有可能涉及到的社会成员开展引领助学,挖掘并整合好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主动衔接起周边社区和家庭,开发并推进家校课程的实施,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展览馆、教育基地等资源转变为可以开展教育的活动与课程,进行建构实施。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作为学习的要求者、旁观者,还要作为学习者、参与者,从自身学习力提升,引导子女学习力提升。在此基础上,家校课程可以广泛开发实施,同时引导家庭开展社会实践,并评选魅力之家,学校更可以定期走进社区开展针对居民、子女的教育“智慧之约”。从外围各自的育人课程与活动,到内围相互沟通融合开展,最后聚焦学习力产生联动效应,这样的建构过程,不会倚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并进行劣势互补,使得家长、教师、学生、社区居民、居民子女能够聚焦学习力的提升,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建构与活动,使得学校真正成为社区中的学校,推动社区、学校、家庭育人理念深层发展、育人成果不断显现、共育效率逐渐提升。
图三:家校社“三环一中心”协同共育架构
        二、构建统整性、全域性的协同学习
        除了学校、家庭、社区在各自范围内,依据相关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开展的教育任务外,还需要有综合统整性学习。指向学习力,也必然涉及家校社成员的协同学习。根据James A.Beane根据课程统整理论,课程的统整可以分为知识统整、课程设计层面统整、经验性统整、社会性质统整。家校社可以将涉及领域与内容进行计划和规划,统一目标与实施途径、策略,将知识、经验、社会等内容进行统整实施,开展全域性、整体性的学习。

        构建提升学习力的体系过程中,往往存在协同度不高,学校教育“一家独大”等现象。站在学习力提升的角度,学校、家庭、社会应是各司其职,“五育并举”不仅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有效落实。在协同共建、学习主体性、成果分享等方面,研究合作共育的方式与机制,不至于出现“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等错位的情况。基于学习力的提升,学校可以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善学、善思、善辨的校风、学风,家庭需要融入学习之中,主动开展乐学、好学、善学的家风,社会基于实践性学习,共同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承担起学习力提升的重任。

        三、家、校、社教育壁垒的弱化与融合
        各版块的教育通常会有明显的时间、空间界限,也会有开展内容的明显分化,通常各自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很少关注自己与对方学习目标的协同、学习内容的融合和学习空间的共享。
        (一)家校社功能性集中与分化
        许多时候,我们观察到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回到家后的任务就是学习,到了培训机构的内容还是学习,这样的学习力指向过于集中,多方都倾力于升学的考试,聚焦于“学业测评”,孩子的教育被拉到了无限狭小区域。国家既然提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也明确了“五育并举”的培养方针,那么家庭、学校、社会还是需要静心思考,根据未来“人”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向。同时也要做好细分,如该是学校开展的不低于一课时的劳动教育,需要真实地进行,许多在家庭里和社会上实施的劳动教育,学校教育是无法弥补,家庭和社会也要做好细分并有效实施。
        (二)发挥学校引领作用
        学校与家庭、社区有着原生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是契约关系,社区许多居民的子女可能会在学校里或者曾经在学校,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的效率也决定了社区学习力和办学高度。我们会看到优质品牌学校的周边,一般也会有高学习力的家庭和社区。学校教育有着许多交流、深造、专业引领的机会,要不断加大学习力度,发挥好自己的专业性,起到引领作用,让家庭教育更符合教育的规律,与社区开展教育内容的共建,发挥自身作用,反哺学校的教育顺利、高效实施。
        (三)寻求共育融合点
        家校社有许多可以共通融合的点,我们却容易忽略。例如,学校布置家庭作业,往往是千篇一律,在一个班几乎是都是同样的作业,而另一边,家庭完成作业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家庭子女能够自觉高效完成,而有的则存在拖拉、方法不当等问题。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布置怎样的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最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同时,学校又要引导家长如何督促、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通过冲关激励、游戏化等方式,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家庭作业的功能与作用,对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不断反复,提升家校共育质量。当然教育中还有更多可以融合的点,需要我们挖掘和建构。
        四、中层融合的学习系统建模
        对于最外层家、校、社各自开展的课程与教育内容,是基于自身认识和实践努力进行的,各自卓有成效地进行才能夯实学习力提升的根基。在此基础上,重视学校教育外的教育形态,基于互补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设计具有融合度的学习内容,逐步建立起中层融合的学习模块,长效实施,是学习力多元、深度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整体性协同学习特征
        推动家、校、社整体性协同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考虑协调的内容很多,例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什么时候利用,怎样为学校、家庭的某一培养目标共同服务;轨道公司不可能主动联络学校开展相关学习,学校如果没有相关的学习计划和提前沟通,也很难实现轨道运输方面内容的实践学习等等。可以建立协同学习的统一性特征及流程,达成构建学习的共识。
        (二)教育环节设计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渊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成员素质提升根本保障,他们决定着学校教育的环境条件。以学习为引领的家校社协同学习体系,将家校共育、校社联合、家社互通、家校社联合共育等板块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规划出家长志愿者、家长“论坛”、家校沙龙、“魅力之家”、社区研学、社区课堂等课程群,通过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的能力、水平、技巧等提升,共建阶段培养目标,营造出共商、参与、合情、创新的学习氛围,形成良性发展。
        
        (三)统整课程资源,综合开发与运用
        如果基于学习力提升,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终端,应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在启蒙教育、家风建设、德育和家庭成员特长教育等板块有着先天优势,需要极大配合好学校教育,开展好协同共育工作。学校担当起应尽责任和义务,主动开发可以综合运用的社区课程资源,引导家校共同开展。通常将最核心的资源放在最里层,这层课程资源课程长期引入学校,或者学校可以长期融入参与教育活动。外围的资源通常适合家庭、社会组织的游学或社会实践,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课程进程审时度势选择开展。



        (四)家校社智库建设
教育智库的建设,可以对后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给予有效支持,智库的序列化也能更好推动学习活动构建更加具有整合性。例如:当学习三年级语文课文《赵州桥》时,某位社区人员或学生家长是桥梁设计单位人员,并不一定是三年级学生家长,则可以提前联络,将桥梁科学与语文核心素养一并达成,这是单一学科教师无法达成的。学校也将针对社区、家庭的讲座、活动不断收集梳理,在平台留存,不断更新,开发成可在线浏览的视频、讲稿等,为家长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培养案例。家校社更可以共建一张资源网络图,囊括即时提供的师资、课程、活动、视频等资源,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学习资源包,便于综合利用开展。
        五、构建模块化的共育评价任务
学习力提升需要运用评价工具测量和反馈,但家校社各方往往也很惧用评价。学校担忧引起家长的不适感;家庭担心评价公开与反馈,引起进一步焦虑;社会担心评价会使得工作量巨大,使得工作无法持续。构建基于版块工作的模块化评价任务和测评工具,引导结果评价专项过程评价,由单一目标的评价转化为多元目标的测评,积极推进正向的评价措施,将高站位的理念转变成能落地的任务。如开展“魅力之家”的评选,将家庭学习任务通过过程记录、影响印证,融合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并鉴证,在一个阶段后给予家庭的评选,可以由学校和社区共同主办,并在学校、社会开展成果册的巡展,鼓励更多家庭主动提升学习力,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助力学校教育更高质量开展。只有当评价不成为一种负担,真正成为正向激励,才会让所有参与着放下包袱,积极融入。


参考文献:
[1] 翟博. 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N].人民日报.2016.10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11
[3] 施久铭 董筱婷.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 人民教育,2021.06:36-39
[4] 赵建素. 家校共育家风建设的创新策略研究[J]. 理论研究,2021.03: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