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薄弱学校义教均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晓萍
[导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设备、师资水平

        李晓萍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百乐小学  533042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设备、师资水平、教育经费等方面有相对均等的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近几年,国家加大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农村义教均衡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让人忧虑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一)教育硬件设施得到完善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均衡配置学校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精神。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加大经费配套投入、相关部门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要求,农村各中小学配齐了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校舍面积增大,教学楼得到改建或重建;按要求修齐教室、专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仪器室、团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食堂生活设施得到改善;网络资源得到共享、班班通工程得到解决。美丽的校园,红色的塑胶跑道,规范的篮球场,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按照要求得到了改善,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标准,缩小了区域之间的明显差距。
(二)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是琢磨基石的工匠,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贫穷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基本数量的缺少、学科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短缺、师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是之前存在的真实问题。但是,近年来,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相关的优惠政府,引进优秀教师;加大对“国培”教师的培养。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鼓励教师自学考试、函授学习、学历提升,利用暑期时间组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育培训、学科培训;学校整合等一系列措施。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准、文化水平、业务能力等得到了提高,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矛盾象得到缓解。
(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为此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德育为先,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市、县都拟有“素质教育评估指标”,各级分别对农村中小学进行评估验收。各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如每年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运动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文娱汇演、爱国演讲、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的活动。全面推进了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发展。


2、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各地农村中小学享用先进资源,学习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如在教学中采用“洋思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和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艺术教育兴趣小组。学生没有了学习压力,生活得更愉快了,成长得更健康了。
3、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根据国家“阳光体育工程计划”,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学校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为提高学生营养和健康水平,农村中小学全部学生享受每天的营养改善生活。
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学生接受公平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学校和老师要把全部精力用到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上来,农村中小学基本实行了划区域招生,就近入学原则;以“师德六条”、“教学十不准”等规范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美过了,教室亮过了,设备齐全过了,跑道红了,教师勤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学生巩固了,家长满意了。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这些改变让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的差距缩得更小,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布局不均衡。
         随着人口出生下降,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地方教学资源闲置,部分学校成班率低。?
(二)师资配备不均衡。
        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教师短缺。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流动失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是上来了,优秀教师留不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调控手段弱化,年轻教师稍有成绩,村小的就流向镇中、镇小,镇中、镇小的优秀教师又流向县市城区,“掐尖”和自由流动现象严重。二是学科结构失衡。体、音、美、英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在村小等薄弱学校尤其突出。三是年龄结构失衡。乡镇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三)学生分布不均衡。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过去“有学上”到要上个“好学校”。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学生流向优质学校。一些资源优质的学校无序招生、盲目扩班,助长了?“择校风”。有的学校学生过多,班额过大;有的学校生源不足,开班不齐。?
 (四)教育投入不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还存在“重”“轻”之分,“优”“差”之分。
        总而言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能得到完全的均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也不会太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