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谯义举
[导读] 新课标指出,应全面落实学校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利用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语言文字体系,
        谯义举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第二中学    555200
        摘要:新课标指出,应全面落实学校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利用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语言文字体系,提高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素质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此,以读写结合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对如何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写作教学;?渗透策略;

        
        语文承载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初中教师必须关注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提起对写作的重视,构建读写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困境
        (一)教师素养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的教育素养严重影响着他们提供给学生的指导的有效性,与阅读、写作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简单来说,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语文专业知识的把握情况,在读写教学工作中指向对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的理解力,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读和写的技巧,才能将其以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其二,是对学生的分析和影响能力。语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学科,具备浓厚的情感色彩,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先通过有效交流去了解班级学生,对他们的写作兴趣、学习规划等展开分析,进而设计针对性的授课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参加阅读或写作训练。但是,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环境来看,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他们往往会过多地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在读写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也并未在尊重其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和针对性培养。也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出现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教师授课手段刻板,偏离学生需要
        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写作的重要性,积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写作练习,但由于经验不足和思维过于传统,他们经常会选择刻板的授课手段,如让学生抄录优美语句并仿写,要求他们背诵名言警句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虽然看上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好词好句,但他们并未产生独立的思考,其仿写出来的语句中缺乏主观的情感表达。同样,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加渴望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书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走在他人身后,这种教学手段显然无法满足他们对于展示自我的需要,极易使学生出现不愿参与的心理和逃避阅读与写作的行为。


        (三)读写教学目标失衡,重点难以把握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写作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明确写的意图,使其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收获和感知,并在作者的思维影响下对相关内容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将自身所思所想写出来,最终实现理解能力与作文水平的协同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都没有坚持以读促写的理念,将写作视为阅读的衍生教学任务,为了写作而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在该条件下,学生难以把握读和写的重点,作文或与文章结构、思想几乎完全一致,或因过多创新而偏离主旨。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渗透写作的策略
        (一)深入研究教材,挖掘读写衔接点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依托,是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活动的载体,只有完全贴合教材的读写教学活动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效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有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前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环节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每一个核心知识点,进而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寻找其中能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内容,根据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读写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展开书写。对此,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学习以应用为主,学语文知识是为了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进而抓住读写教学的衔接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写作训练。先带领学生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寻找该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结合现实设计写作训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对文章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理解与把握,还能形成新的写作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中提高语文逻辑思维能力。
        (二)确定合理目标,落实写作教学工作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写作教学,目的在于借助阅读的力量提高写作效率与质量,同时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其中,提高写作水平是首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目标,通过鉴赏优美词句、分析文章结构的方式设计写作练习活动,要求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将自己认为的优美词句积累下来并分析其情感色彩、优势所在。在思考和分析中,学生能对文章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进而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学会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更加合理的谋篇布局手段。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面对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度应用价值和时代进步对于人才提出的愈发严格的要求,初中教师应秉承以人文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打造读写结合的新型课堂。通过确定合理的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授课方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写作指导,将写作教学渗透在阅读课堂的各个方面,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新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22.
        [2]?潘永鸿.借助随文练笔提升写作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