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陈俊玲
[导读]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未知、适应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
        陈俊玲
        湖北省枣阳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未知、适应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感悟生活。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把握游戏教学的宗旨,实现对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关键词:游戏活动;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生性好玩的特点,因此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多数游戏内容都是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生活实际设计的,能强化幼儿的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游戏化教学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一、学前教育应用游戏的重要性
        开展游戏活动能让教师可以进一步把握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对世界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接触各种不同的思想和实物,教师可利用幼儿这一特性,通过游戏使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从而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幼儿个体特征、保障幼儿个性发展,便于教师可以针对幼儿不同兴趣和习惯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游戏能有效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游戏教学的有效落实,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更大的乐趣,进而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学会有效合作,能够对其合作能力进行科学培养,使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使幼儿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游戏还能对幼儿团结意识进行科学培养,使其能够学会帮助他人,进而实现幼儿交流积极性的有效增强,强化幼儿学习热情,使其能够更为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科学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游戏还可以对幼儿发散思维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进行科学培养,合理优化幼儿思想认知,实现学前教育效果的进一步增强。
二、学前教育应用游戏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游戏准备
        有备方能无患,对幼儿游戏活动而言,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是游戏开展的先决条件。对此,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出发,加强游戏准备,首先,创设游戏情境。幼儿的思维方式以直观、线性思维为主。游戏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幼儿游戏参与的积极性,也是活跃幼儿游戏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游戏的主题、内容与中心任务,创设针对性的情境。其次,准备游戏材料。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多需要相应的材料辅助,特别是在美工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游戏等的开展中,材料总量的丰富性与类型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游戏活动的质量。教师要从游戏开展的需求出发,做好游戏材料的准备工作,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情境材料、化妆材料、服装道具等。最后,做好规则讲解。大多数游戏活动均有相应的规则,规则是游戏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针对幼儿规则意识薄弱的问题,教师要事先做好规则讲解的工作,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设置惩罚措施,使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
        (二)明确游戏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园游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范围进行合理的规划,之后按照教学目标以及范围设置幼儿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幼儿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划分相对应的活动范围,在对游戏进行设定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考虑游戏环节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纲要设置统一的活动规则,满足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将幼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考虑其中,通过设置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活动,从而帮助幼儿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应用于游戏活动教学之中,能够使得幼儿在大屏幕上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而在活动难度设计时,也能够考查幼儿的可接受范围,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三)引入民间的元素
        丰富人文教育民间游戏是幼儿教育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一种游戏活动。它情节丰富、活动形式多样,非常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们会对游戏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儿童会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比较死板,所以我们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经常出现“孩子学累了,老师累了”的现象。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使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立体、有吸引力。它不仅延长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知识转移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交流,进而掌握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幼儿通过团结合作建立集体意识。
        (四)设置游戏性的教学情境
        设置富有游戏性的教学环境,可以在室内或是室外进行,通过对游戏的设置以及准备的材料,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环境以及一日生活活动都会为幼儿带来一种形象的、直观的感官刺激。一个良好的游戏性的环境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愉悦幼儿的情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设置游戏性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让幼儿在特定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到一种知识和技能,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短时间内达到幼儿教育的最佳效果。在游戏环境的设置过程中,要注重环境的安全、舒适以及丰富多样的形式,建立一个健全的、积极支持性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五)丰富教育资源
        幼儿园在具体实施游戏环节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改革和创新,传统游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时代发展,如果长期应用传统游戏会使幼儿对游戏过程产生一定的乏味感和枯燥感,同时反复使用相同游戏融入不同知识点,也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科学保障。幼儿园需要对其教育资源进行合理丰富,对幼儿普遍喜好和心理特征进行充分调查,深入分析幼儿个性需求,然后对其游戏类型进行合理创新,确保幼儿的游戏具有更高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进而保障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积极参与游戏过程。例如,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进亲子互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科学引导,确保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幼儿提供彩纸,硬纸板,泡沫等工具,要求幼儿根据游戏内容自制工具,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自主设置游戏活动,确保能够有效开发幼儿创造性,在完成作品之后,幼儿能够感受到一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对其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注重幼儿的差异性
        每个人的性格和个性都是不同的,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差异性,也要注重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性。比如在小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注重情境化的教学,不只是单一的一种情境化,而是一种不断构建不同的游戏教学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发现不同幼儿的表现,寻找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体现层次性,同时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寻找到适合幼儿自己的游戏位置以及游戏方式。
结束语
        总之,作为幼儿园教学最重要的方式,游戏教学能拓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加强与幼儿的互动,采用正确的指导方式,不断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为幼儿未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琼.基于游戏活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52.
[2]张梅.基于游戏活动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探讨[J].家长,2019(33):163-164.
[3]苏莉.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求知导刊,2019(47):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