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符迎迎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教学中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导图,
        符迎迎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文明铺镇三角湾完全小学  62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教学中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导图,由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小学数学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条理性,还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本文将对思维导图的常见类型加以分析,并提出思维导图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常见类型
        (一)主题发散式
        主体发散式思维导图将某一知识点作为核心,成为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与之有着之间关联的元素构成中心主题的各个分支,而每个分支还可成为分主题,基于向外延展,进而形成类似树状的思维导图[1]。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了“多边形面积”,多边形面积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还可以引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而通过三角形面积可以引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ah÷2,通过梯形面积可以想到其面积计算公式S=(a+b)h÷2。
        这种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能够从某一个大的知识点延展开来,逐渐细化,让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经常运用到小学数学理论教学、各章节复习或期末总复习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改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数形结合式
        数形结合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讲并不漠视,这是中较为古老而且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数形结合主要氛围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以数解形,另一种是以形解数。
        以数解形思维导图相对简单,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比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中,通常先画出三角形,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给三角形赋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就能从中直观地了解到数字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而以形解数则是利用途径将数的大小直观的体现出来,让学生能直接通过观察或比较,找到数字之间关系,从而加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有直观的过程性,降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
        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通常应用在学生解题教学过程中,是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和具体化的重要方式。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最大程度提升自身解题效率,进而改善学生数学思维。
        (三)流程选择式
        流程选择式思维导图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逻辑性将问题进行逐层分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清晰[2]。在流程选择式思维导图应用中,通常对数学条件进行梳理,在数学一直条件罗列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这种思维导图一般用于数学应用题分析中,辅助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的应用   
        数学是研究数量、空间以及结构等概念的学科,数的认识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数的相关知识比较分散,散布在不同的学段和章节中,学生很容易将数字独立开来,分别加以理解,导致学生对数的认知处于无序状态[3]。影响到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将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例如:将数字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根据这一主题逐渐完善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就小学数学课程而言,接触到的数字主要分为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而与这些数字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不同数字的定义以及运算方法等。综合以上思路形成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利用这种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能够分散在各章节内容中关于数的知识点归纳起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具有完整性特点的知识机构,无论在课前预习,还是在课后复习中均能发挥出重要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串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应用。
        (二)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的应用
        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它能够将数和图形结合起来,让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对数学问题加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
1、以数解形
        以数解形思维导图是学生根据题意,绘制出与题意有关的图形,然后将数量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出来,这样能够让一只条件在图形上清晰显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有序。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一个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是5.6cm,高是4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如果仅凭数学语言对题意加以理解,学生将在头脑中构建虚拟的三角形模型,想象出三教性的各部分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增加了学生思考为的难度,而采用以数解形的思维导图方式则会让学生的思考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绘制出三角形,根据题意找到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然后将数据标准在对应的部位,这样便能清晰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运用S=ah÷2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轻松计算出本题的计算结果。进而让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直观。
2、以形解数
        以形解数是利用图形将数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就能够直观地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找到最佳计算方法。这种思维导图在日常解题中尤为常用,学生掌握了这种思维导图的绘制,将会对提升自身解题能力大有帮助。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小亮每分钟立定跳11下,小鹏每分钟立定跳比小亮多2箱,小明比小鹏多1下,而小刚则比小鹏少3下,问小明比小刚每分钟能够多跳多少下。
        根据题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出线段,利用分格的方式,用线段分别显示出小明、小刚、小鹏以及小亮每分钟跳跃的次数,这样线段和线段之间会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被学生掌握,让题目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从而降低学生解题难度。
        (三)流程选择式思维导图的应用
        这种思维导图经常应用到数学题的解析中,能够将分析的过程展示出来,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数学思维。
        例如:小强区超市购物,买了3斤西红柿共花去了4.5元,那么,买10斤西红柿需要用多少钱?利用流程选择式思维导图,思考问题的步骤会变得格外清晰,首先找出数学题的已知条件“3斤西红柿4.5元”,然后计算出每斤西红柿的价格,在计算10斤西红柿一共用多少钱,这样能够将数学题目中隐含的信息线路出来,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准确性。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能够让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化繁为简,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有序,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化。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思维导图的分类,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晓晓.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53-54.
[2]卢洁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74-174.
[3]李睿.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19:16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