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廖泽芬
[导读] 随着基础课程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初中音乐学科也经历着课程改革的洗礼。

        廖泽芬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中学                402160
        【摘要】随着基础课程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初中音乐学科也经历着课程改革的洗礼。音乐学科的新课程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造音乐,从而达到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程改革,音乐审美
        【正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涵盖了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等等,与传统的音乐课堂相比,改革后的音乐课堂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沉浸式学习,此外,也更加注重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音乐学科的课程现状
        1.1思想认知模糊不清
        虽然音乐课是要求必须安排的一门学科,但它却不是中考考试科目之一。有的学校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直接不安排音乐课;有的教师认为音乐课浪费时间,把音乐课占了用来上别的课;有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用来给他们放松的,他们可以在课上干任何想干的事情,睡觉、看小说等等。正是由于很多人对音乐课的思想认知模糊不清,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使得初中音乐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1.2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初中的音乐教学大多以音乐欣赏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就是首先介绍中外著名音乐家及其经典作品,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逸事然后分析作品主题和曲式结构最后完整欣赏作品。期间会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回答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很被动,缺乏想象力、创造性。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音乐审美需求,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长期这样下去,我国的初中音乐教育将很难得到进步。
        二、初中音乐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2.1音乐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满足各自的教学需求
        不同学校的音乐教师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音乐教师学习彼此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让音乐课程所需乐器的共享变得更加方便。此外,教育部门也可以为音乐教师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例如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工作、分享优秀课件、提供教材中有关乐器的乐谱等等。
        2.2教师应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音乐教师对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音乐新课程改革可以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音乐课程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创造以及音乐实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音乐,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课程理解、充分在课堂上展示音乐的美感,把教师对于音乐的热情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此外,也可以安排学生的课堂展示时间,在课堂上唱歌,一方面给了学生们音乐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有舞台展现自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外向的性格,让学生敢唱,这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上的音乐体验,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化蝶》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影视剧片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单元的歌曲中所应蕴含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使音乐学科的课程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的过程。


        2.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音乐教师应当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交流,首先教师应当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的接触学生。其次,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大胆的利用激励性的动作、语言、表情,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个性得到发展。最后,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用鼓励代替批评,用交流代替要求,用探讨代替一味的讲解。这种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将有利于学生敢想、敢做、敢于表现自己,虽说开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但教师也应该注意把握好之间的度,也不要过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才能让课堂效果达到最好。
        2.4加强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不断的在进行改革,音乐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首先,教师应在上音乐课前认真研究学习音乐学科的教学大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前一定要了解教学大纲,并好好的研究教学大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目标明确,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很多教师可能不知道上课怎么讲好内容,一般都是由于没理解大纲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读大纲,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白在讲课时,这节课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内容、掌握哪些音乐知识、达到哪样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进行音乐教学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教育事业中经常会提到的是对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想要音乐课教学达到想要的效果,音乐教师应该还要注意对班级教学的因材施教。由于一个音乐教师可能要上好几个班的音乐课,甚至是一个年级的音乐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的记录,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要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2.5注意课外流行音乐对音乐教材的冲击
        目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学生们接触到音乐的途径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而且大多是流行音乐。那么怎么能将流行音乐带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呢?可以安排一节课,让每位同学分享一下他目前最喜欢的三首歌,并说出为什么最喜欢这三首歌,是因为歌的旋律好听,还是因为歌词代入感很强?教师在课下也可以多花些时间来观察欣赏流行音乐,让教师对流行音乐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音乐指导。
        2.6课堂教学环节要进行巧妙的设计
        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可以将每一节的音乐课设计成像情景剧一样,为音乐课安排“开始”、“转折”、“高潮”以及“结尾”等环节,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上音乐课不再犯困。每位学生都跟着设计好的环节沉浸在音乐课堂之中,这样音乐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的内容时,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为了使这个社会和谐进步,无数人冲了出来为之奋斗,让学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的深刻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堂的转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刻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对《红旗颂》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课堂结尾处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和表演形式,在理解的同时可以即兴模仿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姿态,描述自己在看到升国旗时的感受等等,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的音乐课堂学生可以在了解相关的历史并将历史与现实建立起联系的同时,也可以拓展音乐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己个性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所能带给学生的作用是别的科目所无法替代的。音乐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此外,初中音乐学科的新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学生家长多方的共同努力,打破对音乐并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偏见,思想应当与时俱进,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相信通过各方人员的配合与努力,初中音乐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一定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1]张恬.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求知导刊,2020,(38):91-92.
        [2]刘雪峰.探讨关于初中音乐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学苑教育,2019,(1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