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学中歌唱性演奏技巧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徐静秋
[导读] 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歌唱性演奏技巧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
         徐静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歌唱性演奏技巧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将其有效应用到小提琴教学中,既能够让演奏者更快地进入到演奏情境之中,还能够大大提高小提琴演奏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小提琴演奏方法。基于此,小提琴教师应高度重视歌唱性演奏技巧的应用,确保该教学手段在小提琴教学中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阐述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歌唱性;演奏技巧;小提琴教学;应用
前言
        小提琴作为一种弦乐器,其在当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也是当代交响乐队的支柱,故而小提琴教学也是当代音乐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然而小提琴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技巧性,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为能够帮助其更加有效的学习小提琴,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小提琴教学策略[1]。对于音乐演奏学习者而言,其必须掌握歌唱性演奏技巧这一基础技巧,并将其有效融入到小提琴演奏之中,以此来让自己的演奏更具感染力与代入感,获得更佳的演奏效果。
一、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小提琴演奏效果,那么演奏者应能够大致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并将自己的了解融入到作用之中,基于这一层面出发,歌唱性演奏技巧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也能够很好地契合课堂氛围与演奏者的情绪,更为关键的是:可减轻演奏者的紧张感,让其在小提琴演奏中感受到艺术美[2]。同时,有的小提琴演奏者缺乏良好的乐感,这就使得其往往很难迅速进入到演奏状态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借助歌唱性演奏技巧,让其能够尽快融入到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状态之中。另外,通过对歌唱性演奏技巧的有效应用,能够营造生动有趣的小提琴演奏课堂 环境,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善师生之间的紧迫感,而演奏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奏小提琴,可更好地提升其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演奏者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对于小提琴演奏的学习,演奏者只有对音乐有着良好的领悟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小提琴教学活动中运用歌唱性演奏技巧,可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之对音乐具备较高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领悟到作品的内涵,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应用到小提琴演奏之中。同时,运用歌唱性演奏技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演奏者对小提琴艺术的理解力,让其能够在演奏中对自我产生新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小提琴演奏风格[3]。领悟能力直接关系到小提琴演奏者的学习与演奏效果,也就是说,当学生具备很强的领悟能力时,其能够更快的进入到学习之中,且也具备更高的音乐素养,这与共情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也与小提琴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水平高低密切相关。一些小提琴教师可能认为领悟能力是与生俱来,但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相关实践表明通过对演奏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能够对其领悟能力进行较好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此,在小提琴教学中引入歌唱性演奏技巧,能够较好的培养演奏者的领悟能力,主要体现为:(1)有利于提高演奏者的音乐领悟能力,并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小提琴学习产生影响,还能够提升其对音乐的敏感度,即能够提升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2)有利于培养与提高演奏者的艺术理解能力,这一能力在音乐演奏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小提琴演奏中,通过歌唱性演奏技巧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演奏者的艺术理解力[4]。在这一过程中,小提琴演奏者可以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认识自我,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小提琴演奏风格。
(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音乐境遇
        对于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要想全面发挥这一演奏技巧的教育作用,则要求演奏者具有很强的歌唱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通过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充分融入到演奏之中,就能够有效提升小提琴演奏教学的质量。之所以获得这一教学效果,具体原因是:通过小提琴与音乐歌唱之间的有效融合,形成了歌唱性演奏技巧,可较好地提高演奏者的音乐素养,进而全面发挥出歌唱性演奏技巧的教育作用[5]。同时,歌唱性演奏技巧本身是小提琴练习和音乐歌唱联系全面整合的必要结果,演奏者在小提琴学习中熟练运用小提琴演奏技巧,且在歌唱性演奏技巧中对自己已掌握的技巧进行不断练习,就能够使之更加深入地理解小提琴音乐作品,有效提高与培养其音乐素养,从而切实提高小提琴教学质量。
(四)强化基础扩宽领域
        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小提琴演奏者利用这一演奏技巧,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音乐基础,且对自己的音乐领域进行不断扩展,主要体现为:(1)演奏者利用歌唱性演奏技巧,可以获取到音乐作品中各方面的信息,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领悟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创作背景等内容,并能够让其更加准确地演奏者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况等内容;(2)演奏者利用歌唱性演奏技巧,可以更加全方位地分析理解小提琴演奏技巧、不同音乐作品运用小提琴演奏时的差异,从而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3)演奏者利用歌唱性演奏技巧,可有效融合歌唱和小提琴演奏,从而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即演奏者既能够更加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小提琴演奏过程,能够促使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全面发展[6]。
二、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内涵,促进歌唱性演奏顺利展开
        一是,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情况、审美价值。自清朝末年起,小提琴这一西方艺术形式传入我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小提琴艺术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正是中国元素的注入,让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小提琴艺术作品。同时,小提琴作为管弦音乐艺术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小提琴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演奏知识,然后逐步引导其领悟小提琴音乐作品中创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最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演奏者更加牢固的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7]。可以说,为全面发挥出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教师需在指导学生演奏之前,全面的剖析创作者在创作这一音乐作品时所要抒发的情况,尤其是需要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细节与背景;通常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创作而来,这些都是创作者创作音乐作品的影响因素。各个国家、各个区域所具备的人文特色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文化背景成就了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也是其具备丰富多样的曲调。基于此,教师需要合理提高音乐领域的延展性,带领学生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历史背景、思想情况、审美价值,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演奏音乐作品。以小提琴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为例,该音乐作品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陈钢于1976年创作的,作品中运用了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采用了塔吉克民族音乐特点(增二度和多变的半音滑音),对冬不拉的拨奏进行模仿,融入了塔吉克民族热情奔放和五彩斑斓的音乐风格,还全方位的展现出了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场面;在演奏这一小提琴曲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小提琴曲的音乐背景与音乐风格,通过视、音频或是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塔吉克民族狂欢的场景,从而让学生充分领悟塔吉克民族完整的音乐性格,然后在进行该小提琴曲的演奏,就可以发现其演奏出的音乐不仅特色鲜明,还具有准确的风格[8]。
        二是,深入剖析作品的曲式与结构,有效把控音乐情绪。

音乐作品是流动的文章,其有句、段、章等表达途径,小提琴演奏者需要划清乐句、乐段、乐章,明确整个音乐作品的情绪,掌握作品各段落的思路、乐句的表达和方向,然后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等,明确音乐作品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乐句或是乐段的“起”“承”“转”“合”,再进行整合与设计,从而让自己的演奏极度贴近创作者音乐风格,并有理有据的完成对小提琴曲的“二度创作”,实现深度音乐表现与歌唱性,让观众产生共鸣。
(二)培养演奏者良好的歌唱意识
        对于小提琴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歌唱性演奏能力,明确让小提琴歌唱起来的演奏意识。在小提琴学习中,既要动手,还要多动嘴,培养自己先唱后拉的练琴习惯,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小提琴演奏能力与学习效果。
        一是,通过歌唱来提高音准。小提琴演奏对音准有着很高的要求,小提琴学生需要长期坚持唱谱,让自己逐渐形成良好的听音能力。可以说,利用唱谱形成内心音高概念,针对初学者而言,在唱时需尽可能做到唱一个音拉一个音,长此以往的练习,就可以对陌生的音高形成固定记忆,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听辨音高能力;对于已具备很要演奏能力的学生而言,通过唱谱可提升音准的准确性。同时,小提琴的音准采用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这三种律制,学生可借助不同音乐作品与具体演奏状况,加以合理运用;其中针对旋律的演奏,可采用五度相生律;针对音程和弦的演奏,可采用纯律;当小提琴与钢琴合作时,可采用十二平均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演奏者具备极强的听音能力,才能够辨别出三种律制音高的细微区别。基于此,小提琴学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唱谱,因为唱的时候无需使用左右手技术,所以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音准上,有利于提高其对不准的音的反应速度,在还没有发音前内心已具备音高概念,然后借助大脑来控制手指,提前明确手指距离与落指点,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音准状态[9]。
        二是,通过歌唱来提高节奏感。节奏是音乐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音乐的根本所在。对于小提琴演奏而言,需要演奏者的左右手进行协调性的运动,这一过程中其极易受到双手动作的影响,而发生配合不协调造成的节奏不正确。基于此,在小提琴练习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唱谱,让学生一边唱,一边用手或脚打拍子,也可用节拍器辅助练习,以唱的形式来强化谱面上的节奏,从而让学生大脑中形成准确的节奏记忆,防止由于左右手不协调而造成节奏错误,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通过歌唱来提高乐感。乐感也就是演奏者对音乐感性的认识,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对所感知的音乐加以二度创作,进一步丰富作品的内容;通过歌唱有利于培养演奏者乐感,有效提升乐曲的表现力;同时,音乐作品的每个音的高低、长短都会影响到音乐内容和情感的正确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应充分认识到歌唱并非只是简单的唱出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而应该是在充分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节奏等内容后,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有感情的唱出作品的旋律。
(三)强化演奏技巧训练
1.强化右手运弓能力的训练
        歌唱训练属于小提琴右手的基础练习,小提琴演奏者需要借助弓毛、琴弦的摩擦,利用面板、背板等的震动,由音柱的传导来传出声音。相关学者提出:“小提琴作为一件歌唱性乐器,小提琴演奏者在拿起小提琴时,必须首先想到的是借助小提琴来唱歌,而不是炫耀技巧”。可见,右手歌唱性运弓技术在小提琴演奏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在小提琴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右手运弓能力的训练,具体训练内容为:(1)掌握右手运弓的基本要领,即“直、平、稳”,学生可跟着“内心歌唱率两手, 两手顺从跟着走”的口诀来对这一基本要领进行训练;(2)掌握右手歌唱性运弓技术,由于弓弦接触点、压力、弓速、弓段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出现多种多样的音色和音量的变化,故而可将琴弦视作声带,运弓视作呼吸,两者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产生流畅、优美的乐音;在这一过程中,呼吸与歌词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弓子与琴弦之间的关系,演奏者必须恰到好处的使用自己的力量;在具体练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自己右手部分的力量必须放在弓上,而弓的自然重量必须放到弦上,运弓过程中弓子必须贴弦,切记不可压弓杆;只有松弛、自然的运弓,才能够产生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若弓子压力过大,将会导致琴板不能合理震动,因为用力过多,声带过紧,不仅会影响到所发出声音的效果,还会损坏到声带;同时,若右手压力不足,那就会向演唱者气息不足,发出的声音是虚的、抖的,不能演奏出好的音质。
        为能够有效实现歌唱性演奏,小提琴演奏者必须强化运弓速度的平稳性、均匀性,若在演奏过程中出现弓速不均匀情况,将会导致发出的声音不流畅。基于此,在小提琴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对空弦和音阶的训练,可通过录音录像、自我检查等方法,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演奏过程中的不均匀弓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演奏出合理的弓速。另外,小提琴四条弦的音色具备不同的特性,G 弦的特性是浑厚饱满,D弦与A弦的特性是温暖柔和,E弦的特性是明亮高亢,在小提琴演奏中通过对这些色彩斑斓的音色进行充分展现,能够有效提升演奏的感染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很强的技术能力,能够明确各音域的音质区别,找到音色的层次感,还能够对音色进行有效处理,借助弓速、压力、接触点的变化来明确四条弦的不同特性。
2.左手揉弦的歌唱性训练
        为能够全面发挥小提琴歌唱性的特质,需要具备好的揉弦,这里的揉弦是左手的一种主要技术,属于左手手臂和手腕、手指联合的动作,涉及到手臂揉弦、手腕揉弦、手指揉弦,其中手臂揉弦主要是借助手肘进行发力,要求演奏者做出较大的动作幅度,使用较强的力量;手腕揉弦主要是借助手腕进行发力,要求演奏者速度必须要快,力量要柔和;手指揉弦主要是借助手指第一关节的动作进行发力,要求演奏者速度必须最快,动作幅度最小。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音乐作品的风格、乐句的旋律、音高变化情况,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揉弦方式,要想获得理想的歌唱性演奏的表达效果,要求演奏者必须确保揉弦的精确性与分寸感,故而小提琴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左手揉弦的歌唱性训练,不断提升其演奏技术和音乐的感悟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通过对歌唱性演奏技巧进行有效应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进一步丰富音乐境遇、拓宽学生的音乐领域。基于此,在具体小提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内涵,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歌唱意识,强化演奏技巧训练,以此来确保歌唱性演奏技巧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得到全面发挥,有效提升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与教师的小提琴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文晔.打破传统思维 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管理学视角的小提琴师生高效团队模式[J].艺术评鉴,2021(07):140-142.
[2]姜慧.发挥科技力量——浅析微课在小提琴教学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21(03):65-66.
[3]夏婷.浅谈小提琴演奏教学的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J].黄河之声,2020(22):80-81.
[4]范晨君.论多尼斯教学体系对现代小提琴教学的意义——以其小提琴教材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38(03):75-81.
[5]陈曦.小提琴演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评《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J].高教探索,2020(07):133.
[6]陆斌.“互联网+”对现代小提琴教学与实践的影响及改革研究[J].歌海,2020(01):89-91+98.
[7]王雪珂.高师小提琴专业学生提升室内乐演奏技巧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19(22):102-103.
[8]林晓明.浅谈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评《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146.
[9]刘梦恬.莫扎特《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教学研究(下):风格演绎[J].黄河之声,2019(05):28-29.

作者简介:
徐静秋  女   1990年出生,
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讲师、国家三级演奏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李开祥教授、李倩副教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小提琴专业教师,并担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交响乐团首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