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我国“线上教学”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王婕儿 陈肖男
[导读] 我国“线上教学”的诸多理念自国外引进又在国内深根发芽。
        王婕儿 陈肖男
        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  313000
        【摘要】我国“线上教学”的诸多理念自国外引进又在国内深根发芽。2000年至今,“线上教学”从成人教育逐步辐射到全民教育,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近20年“线上教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分析了不同学者对“线上教学”本质的研究,归纳了“线上教学”的优缺点;着眼于“线上教学”研究的现状,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不同研究者对“线上教学”的主体、模式、问题及策略等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合理展望。【关键词】线上教学;本质;研究现状
        一、线上教学本质及优缺点研究
(一)“线上教学”之本质的研究
        “线上教学”一词并非专业术语,目前没有一个明确定义,与其类似的指称有“在线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这些称谓为我们的文献检索提供了线索。柳栋以教学实践为视角,从学习方式分析入手,定义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柳栋.定义网络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Z2):60-63.]]葛英基于美国学者BadrulH.Khan对Web的定义,以及柳栋对网络教学的定义,提出网络教学是指运用网络发挥教学最大功能的学习方式。[[[] 葛英. 基于网络的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韩燕提出,“网络教学是指应用网络平台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韩燕.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探究[J].黑河教育,2019(04):14-15.]]可见,我国学者多将“网络教学”理解为一种教学环境,它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无法脱离网络而存在。
(二)“线上教学”的优缺点研究
        张其亮分析了网络教学的特点、作用与优势,提出“线上教学”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强调“线上教学”具有跨时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内容与方式都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丰富程度。[[[] 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4):27-32.]]其灵活性与便捷性还体现在,教师能从繁杂紧张且效率低下的身份中转变过来,将录制的课程视频提前上传至某在线平台。学生也可自由调节学习进度,跟不上的同学可调慢语速,反复观看,进度快的同学也不用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 任昌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9,35(03):156-159.]]不少学者指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众多问题与缺点。比如,王玉生就认为“线上教学”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将导致知识碎片化,网络拥堵、技术落后也引发了线上学习的困境。[[[] 王玉生,宋晓燕,张天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3):39-42.]]石雨则认为很多学生不仅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存在选择优秀课程的技巧的问题,而教师同样也会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中遇到困难,学生学习效果难以检测。这些都导致了“线上教学”困难重重。[[[] 石雨.大数据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数学线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10(07):84-85.]]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前,我国“线上教学”的研究对象以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主;疫情爆发后,研究对象呈现日渐多元化的趋势,涵盖中小学、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疫情常态化后,研究对象的重心又回到了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上。
        “线上教学”的研究内容也是多样的,因为依托于网络平台,“线上教学”的研究除本质、特点、对象外,还有大量学者针对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此外,还有关于“线上教学”之本质的研究、“线上教学”特点的相关研究、“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研究、“线上教学”问题的研究等。
        李兴华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学立方”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各阶段多角度的问题调查。[[[] 李兴华,刘治彤,唐梦寒,朱成建,俞寿云.基于教学立方和视频直播的在线教学探索[J].大学化学,2020,35(05):24-28.]]谌雷元和王玉生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线上教学”现状,用直观的图表反映线上教学的情况。[[[] 谌雷元,左婷.突发疫情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01):61-65.]]王玉生还通过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分析对比,得出线上教学的优点。[6]房林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房林.浅谈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嵌入路径[J].市场研究,2018(12):15-17.]]以上几名学者为例,“线上教学”的众多研究中使用了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研究方法,丰富了线上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线上教学”主体的研究
        周雨青和杨晓丽针对“网络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提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存在着多对一的选择矛盾,其表现为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资源灌输、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辅资源、学生不积极参与“学习社区”三方面,并指出网络教师应重视“线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且应分别担当起引导者、探索者、讲授者、监督者、操练者、检测者和资源建设者的角色。[[[] 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10-12+39.]][[[] 杨晓丽.从高校网络教学过程看教师的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05(01):94-96.]]陈齐荣对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设计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阐述了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的原则及其策略,指出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制作的水平直接制约着“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网络教学”指导思想。[[[] 陈齐荣.网络教学交互状况调查及其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4):37-40.]]
(三)“线上教学”开展模式的研究
        张立国指出国内外有相当多的学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结构而设计了一些网络教学模式,但对于“教、学并重”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少。张立国、张其亮这两位学者还对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应用或验证、评价研究中交互类型对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中采用异步交互与同步交互相结合的方式更有效。而单纯的“线上教学”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晏榆洋结合W.Rickel博士相关的研究和对比实验指出,“线上教学”平台应结合音频、视频以及文字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供更加高效的交互功能,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晏榆洋. 基于web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张立国对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应用或验证以及评价研究中交互类型对“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得出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中采用异步交互与同步交互相结合的方式更有效的结论。[[[] 张立国,刘晓琳.我国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3):46-49.]]
        (四)线上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
        杨金勇从“线上教学”要素(主要从主体)来审视其问题,结合疫情期间真实发生的案例,对欠发达边境山区云南沧源案例进行实践研究,得出有关学生、家庭、教师三方面的思考。[[[] 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张东淑,张湘,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29-41.

作者简介:
(1)王婕儿  女  浙江海宁 2000年01月  学历本科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职称:学生 ,研究方向:教育学
(2)陈肖男  女 浙江绍兴  2000年02月  学历本科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职称:学生 ,研究方向:教育学
项目来源:2020年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抗疫期间湖州师范学院‘线上教学’问题研究”(202001032)

]]王玉生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从课程质量、时空间分布、互动效果、教师精力耗费、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线上教学的优点,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的在线课程使用情况,从线上教学的认可度、特点及困难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向前推进一步。[6]房林从“线上教学”效果来审视其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模式,以现有文献资料为基础,再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成本投入、适用范围、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并科学评估“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劣势。分析得出线上教学的问题如下:投入高昂、适用范围较窄、进度难以控制、质量及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进度难以控制。[11]
        三、不足与展望
        (一)审视缺乏理论视角
        众多研究者企图寻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他们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在研究的焦点上则多从“线上教学”主体、过程或结果、结果与效率等方面来审视其问题。这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他们审视“线上教学”的问题时,却没有首先确立一个“依据”或“标准”,即他们没有首先思考“我从何种意义上说,线上教学成问题了?”这样一个问题。倘若真正想要让“线上教学”的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势必需要更多学者带着理论的视角去窥探。
        (二)研究缺乏多样性
        “线上教学”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教学形式,线上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缓解我国教育公平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却更多聚焦于前文提及的几个方面,很少有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社会发展领域。倘若能进一步挖掘“线上教学”的实施路径,对于我国教育公平的改善应当也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