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吴锐 缪小勇
[导读] 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吴锐    缪小勇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能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新的社会志愿服务方式能更好让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当前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仍存在快短浅、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寻求其发展不足深层次的原因以及健全相关机制,对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服务,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与互联网思维有机结合的“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当前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希望对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深入持久有所襄助。
        一、 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国家有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将互联网这种快捷媒介与大学生这股强劲力量有机结合,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因为互联网+社会服务,可以更简捷快速地让社会志愿服务者与所开展的社会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对接。依托互联网+社会志愿服务能极大延伸大学生社会志愿的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效果,有助于擢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2、社会有需求
    在我国急速进入老龄化时代和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情况下,急需我国青年大学生站出来为国家排忧解难。有效推进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可以集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活力的迸发,让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3、教育有要求
        我国教育的目标和重任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能有效强化对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教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生力军。
        二、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取得的成绩
        1、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寒暑假的援教、周末到养老院敬老助残等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热情,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在迅速壮大。“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志愿者人数已经突破5千万,其中90后大学生是突出力量。以城市为例,截止到今年3月,北京市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达375万,志愿服务组织超过5.8万家”[1]。
        2、大学生志愿服务范围逐渐扩大
        依托互联网整合信息资源快的优势,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半径,不再局促于学校周边。利用互联网,大学生能快速搜寻到需要服务的地区,能最大程度上在需要服务的地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不断积累
        高校日益强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推进,并且许多高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有效的大学生志愿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数的增长、服务范围的扩展,随之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在志愿服务经验、志愿服务本领、志愿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
  (二)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援助对象呈现单一化趋向
        通过剖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资料,可以发现乡村援教、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和灾难救助等领域聚集了大部分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者。大学生援助对象比较单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客观上决定其援助行为的实施,大学生具有相对空闲的可支配时间,但是社会经验社会阅历的相对贫乏,成为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选择援助对象的一块‘短板’”。[3]
        2、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快、短、浅”
        由于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而导致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形式化行政化短期化的现象依然严重、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基本上是校内社团动员组织、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如为了学分或评优。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缺乏持续深入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很难保证大学生投入社会志愿服务的次数和精力。因而,“快、短、浅”是当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4]。
        3、网络平台管理人才缺乏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筹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已被提上日程,但是极度缺乏合规合法的管理机构,开展工作的网络平台骨干管理人员也多是“借调”,他们在身份和待遇上存在疑惑。志愿服务指导工作的连续性深入性因之受到极大的妨碍。同时,远未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的社会志愿服务热情。
     4、运转资金困难
        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连续性深入性,志愿活动宣传、志愿者招募培训表彰及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时不可避免产生的交通、食宿、人身保险等相关费用都应该通盘考量并予以大力解决。这些开销如果仅仅求助于政府财政,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有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的。
        5、志愿服务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社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尚存在信息发布滞后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者与需求志愿服务者的有效对接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能力和实效有待提高,因此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者所进行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认可度并不高。
        6、志愿者培训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机会短缺。专业技能培训能更好地让大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经验,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机构使得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水平无法向更高级更深层次地发展。培训机制的缺乏阻碍了大学生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没有真正的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
        二是线上专业技能培训多为临时性,缺乏持续性。“各类志愿者服务主要集中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如‘十一’国庆活动以及助残日、环保日等特定时间开展的志愿服务。这些志愿服务确实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但仅仅是短期的,只能从事简单、大众化的服务活动,给人‘一阵风’的感觉,让人以为这只是个临时性的活动、临时性的组织,难以形成群众普遍认可的社会服务氛围”[5]。


        三、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社会支持力度与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资金的不足以及不够透明健全的管理机制在很大范围内束缚了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开展,网络平台对大学生优秀社会志愿服务事迹的传播比较少,这导致大学生很难在社会志愿服务中得到社会荣誉感和自我满足感,因而服务断断续续,难以持续进行。
        2、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据笔者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奉献行为得不到精神上的激励与物质上的表彰。有待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走低。
        3、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缺乏。
   我国社会志愿服务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很多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尚处在一个萌芽期,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志愿服务动力。资金的不足、宣传的不到位也导致我国很难涌现出新的社会志愿服务行业。这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的深层化和多样化。
        (二)法制原因
        虽然我国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但缺乏一部专门调整、规范社会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社会上没有一部具备完全意义的社会志愿服务法,许多志愿者职能权利及其福利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者的财产及其人身安全缺乏具体法律的保障,法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这不利于志愿服务资源的下沉,难以持续推进社会志愿服务。
        (三)家庭原因
        安逸的家庭环境致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力不足。“据调查研究,独生子女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人数很少”[6]。一方面,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特殊关照,接受不了过于艰苦的志愿服务环境,另一方面,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持有让孩子去社会志愿服务就是去受苦的错误思想,还没有形成志愿服务光荣高尚的良好氛围。
         (四)个人原因
        1、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未正确理解志愿服务精神
        从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这一调查选项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是出于学分或评优而去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没有深入理解。
        2、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积极性不够
        通过调查,报名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人数不多,一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比如部分大学生抱有志愿服务还不如赚钱的错误想法。二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担心甚至畏惧志愿服务环境艰苦,担忧个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3、大学生缺乏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其志愿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由于大多数大学生缺乏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其尚不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难以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不利于志愿者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7]
        四、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优化对策
        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因此我们应该直面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存在的现有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一)依托新媒体,加快志愿服务后勤和宣传体系建设
    社会服务体系和宣传体系的不够完善是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快短浅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持续走向广泛深入,志愿活动渐渐走向社会,不再局促于学校及学校周边。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后勤和宣传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有关部门、社团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微信、视频直播等多种新媒体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建设。加强社会后勤体系及宣传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长期化。
        (二)依托互联网建立全方位、长期性的线上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增进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
        互联网快捷方便信息量大及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热情高等特点让网络培训得以可能。大力开展线上培训,可以有效缓解资金不足和解决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各地区、各高校依托专业优势差别,安排专人指导,邀请志愿服务经历丰富的老师或者同学开设线上专业技能培训课程,课程种类覆盖面要广,尤其是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教育、同时发布相应的考试以推进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各地方各高校依托互联网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增进多元化,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各地方高校还可以依托互联网积极与公益组织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学习、借鉴优秀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经验,为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造就一个稳定、长久、知名的平台。
        (三)健全网络志愿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线上个人志愿服务水平评测系统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网络平台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和奖章制。探索构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线上个人志愿服务水平评测系统,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者表彰激励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的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规范社会志愿服务评价方法,以日常服务记录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志愿者工作绩效进行客观评价。”[8]为优秀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者颁布相关的荣誉证书和相应的量化积分和学分。
        (四)创建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公众号,整合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资源
        创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微信公众号并大力宣传、管理,促进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公开化、透明化、专业化、提升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大学生志愿服务公众号管理人员要有效整合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及时发布社会志愿服务信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与总结。
   (五)引入PPP管理模式,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
        PPP(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的共同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或推进项目。它通过不同程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和相应的法律责任承担,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也有助于发挥私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获得共赢的效果。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要。PPP管理模式,能够为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供多渠道的融资,使我们的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得到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双重资金支持,从而有效缓解资金困难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张毅.青年群体:我国志愿者的主力军[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7-5-4.
[2]路明洁.“互联网 + ”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14期.
[3]高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北方文学,2016年17期.
[4]张文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赵咏红.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的几个问题[R].肥东县人大常委会,2014-8-14.
[6]黄艳群.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问题的思考[J].智库时代,2020年7期.
[7]王增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2期.     
[8]宴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年44期
该文系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202009170048
作者简介:吴锐(2001—),湖北崇阳人,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8级学生。
缪小勇(1973—),湖北蕲春人,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