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全宏廷
[导读]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宏廷
        湖南省沅陵县七甲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社会发展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全民懂法、守法、用法为一体的社会环境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法治意识的内涵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养意义,最后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旨在助力初中生良好法治意识养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普及的大环境下,进一步贯彻及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法治意识培养是新课程下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的全体思政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懂法、守法及用法的意识,使他们成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即要求一切人都要按照国家法律及规定行事,以法律来约束及规范自身的行为。法治意识则是人们在对各种法律现象进行认识过程中所持有的观念、思想、方法论及价值取向等,同时也包含着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情感及评价。简言之,法治意识是人们人们对法律方面相关规范及准则的认同、充分信任以及坚决维护,并且形成了具有一定的法律信仰、思维及认知等,将法律的功能及效用内化为自身内在的精神动力,外化为自己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准则。对国内公民的法治意识而言,主要是指公民要主动做到尊法、学法、守法及用法,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中。
二、法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养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但是这时候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发展却比较滞后,尤其是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不足,在面对不良社会信息时无法做到正确判断,容易形成错误价值观及人生发展理念。一旦他们受到暴力、血腥、拜金等错误价值思想的影响,那么就可能会做出一些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进而会给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增强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而《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思政性质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具体就是要培养学生懂法、守法及用法的意识,使他们可以在生活中不做违法事情的同时,敢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法治意识也是新课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的题中之义,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关于法治意识培养的,所以如果可以抓住课程教学时机来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那么可以显著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效果。此外,开展法治意识培养教育,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如通过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可以全面规范及约束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保证将他们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人才。
三、法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3.1 更新教育理念,奠定法治意识培养基础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构建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如果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一直反复运用对照教材的讲授式授课理念,那么学生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进而会对他们听课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更会限制他们法治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为了将素质教育切实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就必须要对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力求借助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开展高效地法治意识培养活动。在对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中,要注意切实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为核心,统筹应用因材施教,生活化教育以及多维教育目标一体化等一些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的先进课程教育理念,保证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当中,并且主动去学法、守法及用法。
        例如,在平时课堂授课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尊重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并且需要科学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接触法律知识,主动运用法律知识,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比如,在学习“单音与和声”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坚持集体主义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他们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发言或合作探究,使他们扮演小法官来对这些生活案例进行审判,如“某某为了个人利益,将自己国家的机密卖到国外,这种行为合理吗?为什么?”等。在学生扮演小法官评判案件的时候会调用已经学过的法治知识,并且在他们运用这些法治知识之后会提高他们运用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他们用法的意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将思考法律和运用法律内化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并可以指导他们日常的行动,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此外,可以搜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治课程资源来开展课堂授课,举办一些特色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学法和用法,如指导学生开展社区大讲堂,积极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利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帮助解决邻里发生的一些矛盾纠纷或冲突等。
3.2 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法治意识培养内容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信息错综复杂,为了有效防范青少年犯罪问题,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单纯依靠教材上固定的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中许多内容可能已经不符合社会时代发展潮流。为了更好提高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就还要注意从充实法治意识培养内容出发,对现有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性优化及完善,保证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初中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求以及法治意识培养要求等,对现有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关法治意识培养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及高效利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结合新课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对课程教材进行认真研究,仔细地梳理及归纳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需要紧密联系我国关于法治建设的一些全新规定,对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在课程教材中补充最近的一些时事新闻和热点话题等。另一方面,要合理选择及应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法治意识培养资源,以及进行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保证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最大程度提高他们学习道法知识的效果。


        例如,可以结合时下一些关于法律或法治的社会热点话题,将其补充道课程教学当中,如在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中,为了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将时下社会上的一些虐待未成年的事件引入课堂,如教师殴打学生,父母殴打孩子等等,这些具体社会实力的引入可以深化学生对这些法律知识点的理解,对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有很大帮助。然后平时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开发符合本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求的特色校本课程,以此来专门性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比如,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创新性运用学校校歌或口号等方式开展隐性教育,或者可以借助法治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法治知识讲座活动,法制案例大家讲活动等显性教育来将法治教育知识融入到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又或者可以充分挖掘本土的一些乡土资源来开展法治课程知识开发活动,如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本地一些违法的案例并鼓励他们将其讲给其他学生,以此来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又或者,在开发有利于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校本课程资源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写法治笔记,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法治案例来对这些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录,并定期鼓励及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反思,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保证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如兄弟分家产、孩子抚养以及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案例中都包含着法律知识的运用。
3.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法治意识培养水平
        教学固然无定法,但是却依旧有法可循,贵在找准方法的应用时机及方式,力求最大程度提升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性。在当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果继续按照常规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授课,那么容易影响授课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此时为了可以更好提高法治意识培养水平,就必须要注意结合初中生自身所处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容、方法及重点等进行合理确定,尤其是要注意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重参与、重体验和重实践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在开展自主思辨和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效果,助力他们良好法治意识的养成。但是无论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或方法,都必须要本着以生为本,知行结合的原则,从调动初中生主动学习道法知识出发,灵活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此外,在道法课教学中应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后,都要注意做好课后的教学评价及反思工作,包括反思教学方法应用成效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案,为后续这种教学法的高效应用做好铺垫。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规律,灵活地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来突出及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习地位。针对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是在授课中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表演或讲故事的方式来参与到相应的案例当中,在他们体验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道德与法律知识。比如,在学习“拒绝身边不良诱惑”中,可以鼓励学生以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自主编排和设计表演活动,使他们可以在表演活动中体会到拒绝身边不良诱惑的重要性,如抵御身边的不良消费风气影响,或者沉溺网络游戏风气影响等等。而探究式教学法则是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式话题,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在学习“公民基本义务”中,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学习方式思考《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这一视频中王某被判刑的原因,在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运用法治知识的能力,有效强化了他们的法治意识。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特色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或者有机结合课程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初中生高效思考,保证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法治知识。
3.4 丰富教育方式,强化法治意识培养效果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的法治意识,还要注意对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方式进行丰富。当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方面环境的支持,所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还要注意有机结合其他的一些教育路径,力求借助培养合力来提高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同社会法制教育和家庭法治教育进行重点结合,以此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法制教育思想的教育氛围,大大提高了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
        例如,可以有机利用我国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法治教育的规范作用,定期邀请当地司法机构的相关人员到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学生在学校创设一个法治环境,又或者可以结合互联网、电视及媒体等的传播作用来对初中生普及法治教育思想及理念,如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观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一些法治相关节目,并鼓励他们自主写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和感想等,保证可以使他们持续接受法治方面思想的教育。此外,还可以有机结合家庭方面的法治教育,如在留置课下作业过程中可以同学生家长协同督导学生完成家庭作用,其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家长参与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可以同父母一同完成这些关于法治的课后任务。又或者,引导学生父母主动学法、守法及用法,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在平时要注意以法律为基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可以扮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法治教育责任人,如可以一同收看法制节目,对节目中涉及到的法治案例进行互相讨论,这样不知不觉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总之,法治意识培养是新课程下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从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本理念、因材施教等素质教育理念出发,有效挖掘课内教材和课外资源来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并且需要大胆地结合学生学习需求来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 钟文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探究[J].教育界,2020,15(11):90-91.
[2] 肖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探索[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26(49):135-136.
[3] 高红梅.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新智慧,2021,12(12):114-115.
[4] 许吉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探索——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教学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2(8):90-91.
[5] 胡瑞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思考[J].甘肃教育,2020,37(22):66-67.
[6] 颜勇.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法治意识[J].教书育人,2020,23(10):114-115.
[7] 李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21,23(6):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