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影响因素与引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杨囡蕊
[导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

        杨囡蕊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元田小学两江村小  四川宜宾 644201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但又无法独立地判断事物的好坏,容易被不良因素影响心理的发展,进而对三观与人格品性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帮助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心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质量并不高,本文针对当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引导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引导策略

        心理健康,首先是指没有心理上的疾病与障碍;其次指的是具有如智力正常、心态积极、意志坚定等积极的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小学生们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年龄尚小,小学生们缺乏较为完善的判断能力,难以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因此极容易被不良因素影响心理发展。
一、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因素
        当前,虽然大多学校都响应了国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但由于心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心理教育的成效并不十分显著。
        首先,当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一些小学响应了国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在校园里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设了咨询信箱,开通了咨询热线等等。但是,就实际来看,这些校园中的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很短甚至不开放,信箱没有专门人员定期查看,热线甚至存在未开通的情况。还有一些学校与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校内并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也被挪作他用。
        接着,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十分单一。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一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以心理教师枯燥的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个教育活动十分枯燥无趣,学生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十分分散,教育效果也就十分不理想[1]。
        其次,一些小学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也是一大问题。一些小学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或是由班主任兼任班级的心理教师这一职位,这就导致了心理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可控制。以班主任为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面对一群躁动的孩子,既要重视纪律,确保班级的秩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班级风向走偏;又要关注学生们心理的变化,要对发展动向不明的同学及时引导、帮助,确保其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塑造优良品格;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鼓励成绩优异的同学继续保持,辅导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使其进步。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是极大的,很难方方面面兼顾完全,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重头而轻其他,比如重视纪律的管理而忽视了与成长中孩子们的沟通、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忽视了班级的纪律管理等等。长此以往,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也难以被及时发现并纠正[2]。
        最后,家校之间联系过少也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较为不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家长与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是最密切的,其次才是教师,但一些家长并不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当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帮助孩子进行改善、纠正。而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过少,教师无法从家长处得知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就无法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大,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一些家庭中的父母、老人对学生过于宠爱,甚至是溺爱,会造成学生的自私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对学生寄予过大的期望,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学生变得十分孤僻,家长的这些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家长希望学生好好学习,未来有所建树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进步。一些家长在生活琐事方面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会造成学生失去独立能力,对父母极度依赖,这对学生心理上的发展而言也是一种阻碍[3]。
(三)社会因素
        小学生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他们所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只是社会的最外层,但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小学生会被这些新鲜事物所吸引,比如带有暴力倾向或是色情因素的游戏、视频等等,一些学生甚至会沉迷于其中难以脱身,这些事物都会大大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状况。
二、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心理辅导部门建设
        对于当前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此提出一些发展策略。
        首先,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相对独立的心理辅导部门,学校需要确保心理辅导部门与校园的运营时间以及教学时间相配合,不能彼此冲突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心理咨询。其次,在创设心理咨询室时,学校可以参考其他校园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优点,要注重心理咨询室的选址,尽量选择安静、敞亮的空间作为心理咨询室,同时应当设立多个小型咨询室,以便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一对一地进行辅导,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放松下来,向心理辅导教师倾诉自己的问题。最后,学校还可以为心理咨询室配备图书、玩具、心理测试资料等辅助用品,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摸索阶段,对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一些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常常以心理教师枯燥的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个教育活动十分枯燥无趣,学生难以被心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吸引,教育效果也就十分不理想。对此,在筹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改变以往枯燥的活动形式。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上,心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画画,并选择几位同学的作品,通过其作品的色彩、图案对其心理进行分析,这种活动形式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4]。
(三)强化心理辅导教师师资力量
        心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引路人,但一些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由任课教师或是班主任兼任心理教师这一职位,这就导致了心理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可控制,对学生心理发展方面起到的帮助作用也并不大。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倾诉不良情绪,学校应当重视心理教师的作用,可以通过招聘或是培养心理教师、对任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方式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力量进行强化。
(四)家校间加强合作与联系
        学校与家庭之间过少的联系会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被双方及时发现并改善,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当前,一些家长将大量精力都花费在了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因此,即便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出现了一些偏差,家长也很难及时发现。加上学校与家庭联系过少,教师也难以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转达给家长,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大。为了改善这类情况,学校与家长要加强沟通,比如创建家长群,与家长定期交流学生的表现状况等等,确保家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结束语:在各式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要与家长多加沟通,家校一起努力,共同引导、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琴丹. 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研究[J]. 新智慧,2017(35):43,45.
[2]杨小路.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 新智慧,2020(15):112,114.
[3]李小梅. 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矫正策略[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8):88.
[4]王娜. 初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 学周刊,2020(32):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