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诗歌教育意义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雅妮
[导读] 社会发展至今,必须强化诗教,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精神精髓的肯定与传承
        李雅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12100
 
        内容摘要:社会发展至今,必须强化诗教,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精神精髓的肯定与传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人的教育的负责,使人成为应该成为的、全面发展的人。我国古代诗教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诗教的意义有明确的指向和具体的内容。  
关键词:诗歌教育,研究,学术史,梳理

        在古代,无论我国,还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诗歌教育的意义大概都可以概括为“诗教”的意义,传统诗教虽说与当今所提的诗歌教育有一些的区别,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诗本来就是指向教化的,教而化之,谓之诗教。社会发展至今,必须强化诗教,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精神精髓的肯定与传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人的教育的负责,使人成为应该成为的、全面发展的人。
        当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已经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强调。那么,传统“诗教”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立德修身、政治教化等,也应该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以重视;因为,这关乎到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其精神存在的层次方面,诗歌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的诗教是从孔子的“《诗》教”开始的,“《诗》教”的意义则更强调通过《诗》的实际教学活动,在人的品德修养、人格完善、审美理想、社会功用诸方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所谓君子品格。孔子认为,以《诗》为教,可以立德、修身。“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即是说,《诗》的基本教育思想是教人“温柔敦厚”,即为人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要谦和厚道,有儒雅之风。孔子一贯主张教育学生要从如何做人,如何立德修身做起,故孔子将《诗》置于六经的首位。《诗》用形象化的教育,而不是抽象的说教,如春风化雨,易入人心。《诗》对政治教化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育人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春秋时,《诗》是各诸侯国普遍承认的经典文献。各诸侯国的外交使者,经常运用《诗》里的句子作为外交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往往断章取义,将《诗》中的摘句赋以新的含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关于《诗》的社会功能,孔子概括得很全面:“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关于兴、观、群、怨,尽管有不同的解读,但他从儒家的实用观点出发,对《诗》的功用作了全面的解说。孔子的阐释一方面可以引发读者对《诗》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产生广泛联想,启迪智慧,另一方面,统治者可以从《诗》中体察社会民情,联系民众,团结民众。
        《诗》中一些篇章,表达了下层百姓对社会丑恶现象的讽刺,统治者可以《诗》为鉴,改良政治,以缓和社会矛盾。关于《诗》的美学特征,孔子也有论述。比如《诗》能够陶冶思想的问题,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即考虑到《诗》的正能量作用,有益于人们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提高,不要产生副作用。汉儒对诗歌的情感特征,说得十分到位:“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创作、吟诵诗歌不能无病呻吟,要“情动于中”。

光吟诵不过瘾,就感叹之,放声长歌之;还不过瘾,就手舞足蹈起来。这就催生了魏晋时期“诗缘情”的理论主张。
        作为文化原则的诗教是儒家文化思想的成熟理论,在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治条件下得以确立。从“《诗》教”到“诗教”,孔子选编的《诗》被尊为“经”,是为《诗经》。经过汉儒解释,已经将《诗经》的政治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一切从“移风俗、美教化”上着眼。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由于一些优秀五言诗的出现,人们对诗教的看法有所扩展,他们开始注意到诗歌的美学特征。曹丕提出了“诗赋欲丽”(《典论?论文》)、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文赋》)的观点,从此诗从“诗言志”的政治教化中解放出来。锺嵘提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诗品》)的“滋味”说,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的“诗者,持也,持人情性”的“情性”说,都对诗的审美思想有所发展,从此将诗教的内容发展得更为完善。
        唐代的陈子昂提出诗要有“兴寄”,司空图明确地提出诗要有“言外之意”,宋代的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与画等不同的文艺形式打通,用艺术之间的通感理论论诗,元明清以后关于诗歌的“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诗教的审美内容。“言志”说是从诗的外部作用来讲诗的社会功用,而“缘情”说则是从诗歌创作的内部规律来讲诗歌的美学特征,两者其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西方古代诗教主要关注的是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与国家政治教化的问题,其意义仍然停留在人的外围层次,没有深入到人的内里,真正关心人的精神成长。这与中国古代诗教有十分相似的一面,主要强化其工具性,突出其教化的功能。
        现在重提诗教,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是对传统教育积极意义的认可与弘扬。但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文艺学、教育学影响现代人思维的大背景下,提出“诗歌教育”这一概念,则更具有现实意义。诗歌教育则更强调诗教的现代性,即不单是人的品质的养成,更强调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诗歌教育的灵魂就在于人的精神培植;诗歌教育的终极意义是拷问在者,提醒生者,唤醒在者、生者的灵魂,从而使其自觉、自在、自由地存在于自己的当下。特别是对于那些夹在各种应试罅隙里,苦苦挣扎、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来说,语文课本上所学的那点诗歌常识,即使用来应试捞分也是捉襟见肘的,更遑论从根本上认识诗歌,以及理解诗歌教育对人自身灵魂唤醒、精神培植方面的根本意义。

        参考文献:
        [1]傅道彬、于茀著.文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2]周宪著.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3]胡军著.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4]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2.
        [5]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