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实用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钟芳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其在小学语文考试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钟芳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城关小学   723600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其在小学语文考试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经过研究表明,积累素材正是学生提高作文质量,增强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对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和素材积累的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使作文教学课堂高效化。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生实用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指导
引言
        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注意到,很多学生的思想水平不高,实践技能不够,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都不够充足,写不出饱含感情的作文。因此,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在写作文这件事上很难有质的飞跃。
一、作文索材的具体内涵
        所谓素材是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能被大众所看见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所有原始材料。通过分析发现,素材一词常常运用于文学艺术活动之中。在一般情况下,素材被分为了两大类:一是作文素材,二是设计素材。本文中所说的作文素材是指在作文活动中所需要的字词、句段、典故、故事等,可以让文章形成并得以优化的内容。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线语文教师纷纷对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进行了实践研究,然后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帮助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建议。
二、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并不丰富,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一些常识、文学类的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写作的时候,经常缺乏写作的灵感,在写作的时候便容易思路枯竭。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未来的初高中阶段,也是重点的学习内容。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素材积累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加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和词语的运用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并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展开教学,降低他们对写作内容的抗拒感。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可以深层次地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加强对文章题目的了解,在写作的时候清晰地找到写作目的,提升写作水平。
三、小学生实用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
        (一)通过教材来搜集信息、拓宽视野
        通过教材来搜集信息、拓宽视野也是积累的途径。同时也需要深入思考,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因此,收集资料是重要的一步。语文教材是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素材。学生可以从语文教材中得到更多的写作材料,来助力他们的写作。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写作的难度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致的,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阅读语文教材,并从中不断收集材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素材的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校园和家庭环境对学生是有重要影响的,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少接触外界事物,收集写作材料的空间有限,容易产生写作疲劳。因此,教师应积极建议学生收集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材料,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通过经验累积
        作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程,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逐渐在向别的人、别的事、别的物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向社会、向先进学习,以获取更多的作文素材。从作文素材的具体内涵来看,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还包括了具体字、词、句、段的积累。

这就是说,小学生需要从那些优秀的、经典的文章中挖掘素材,然后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一是要学习优秀的文章结构,如开门见山式、设置悬念式等;二是要学习优秀文章的遣词造句,如使用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三是要学习优秀文章的的立意情感,如以景衬情,以事显人等。例如,在小学语文《观潮》的课文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中“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汇进行深度学习与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等形式将其进行运用,从而促进提升学生语文积累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写作手法的积累同样十分重要。常见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均是学生要积累和学习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累计素材
        写作源于生活。陈鹤琴曾言“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记录下来和这些人物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记录内容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为了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写作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的人物来创作一篇叙事作文。如果学生没有仔细观察,那么他们在作文写作时就会出现流水账、不知所云、笼统描写等情况,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素材来进行细节描写。教师可以将“我喜爱的人”作为作文主题来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指导,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我喜爱的人”这一主题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喜爱的人”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甚至可以是影视人物、动漫人物这些虚拟人物。不过在学生选择相应的人员作为写作对象时,必须明确这个人物必须具有突出特点,他们的某种行为或者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而学生也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必须先对学生给予鼓励,带领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当学生能够沉下心来去了解一个人物,体会其的人格魅力,他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去喜爱这个人物。当学生在叙事时能够表达出更加明确的细节,他们也会不自然地流露出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只有这样,他们创作出来的作文才会打动人心,而不是字词语句的重复堆砌。
        (四)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积累素材
        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中才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小学生由于受到写作素材等的限制,写作历来是学生的软肋。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世界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当前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各种形式的课外读物都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在遇到有意义、优美的词句时及时记录下来,并且用心揣摩,进行必要的仿写练习,从中吸取更多的写作技巧,不断锤炼自己的写作风格,提升写作质量。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国外名著《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都是学生可以在课外接触到的。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文章内容也会在教材中出现,学生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内容的了解,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扩充,提高学生的个人阅历,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有意义的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课内教材、课外阅读以及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素材积累,丰富情感表达,增长社会经验,提升文学素质。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课程,打消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学生能力,构建高效的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沈阳.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探索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9.
[2]王运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67.
[3]赵静.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20(44):85.
[4]赵晓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1):44.
[5]石爱华.小学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价值及其教学建议[J].作文成功之路,2020(3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