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计算的错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张仁珍 钟敏
[导读] 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

        张仁珍   钟敏
        1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义务教育学校    2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井江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从根源上来讲,小数除法是除法计算的衍生部分,在具体运算上遵循除法的运算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先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知识点循序渐进的研究探索。但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所不同,一些具体的计算步骤对于学生而言操作学习难度大,因此教师要不断探寻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小数除法。
        【关键词】小数除法  数学计算   错因  作用  对策
        【正文】小数的除法计算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心算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标准,要求各所学校要重视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技巧完善素质教育。小数除法的学习可以有效的锻炼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好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探索真正有效的教学技巧,传授小数除法知识点。深度探讨知识迁移、思维导图以及其他的记忆学习技巧的可行性,分析反思教育方式的优劣。学校也要积极开展奥数、心算等比赛活动,帮助学生打造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一、分析小数除法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从学生的答题结果和数学的教学成果来看,现阶段学生对于小数除法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熟悉。首先学生对于小数除法相关的概念和运算原则记忆有偏差,且学生不能很好的做到迁移应用先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其次学生对于小数点的移动变化以及“0”的升降等问题,认识模糊理解不到位。对于验算步骤知识点不熟悉,得数与结果不相符合常常陷入混乱。最后,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只包含“技术性错误”。学生书写不标准,例如学生不认真书写导致“6”和“0”难以辨别,计算结果错误。粗心大意、草稿纸演算过程混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计算结果丢失找不到原有步骤。由此,教师主动探索,解决小数除法部分的学习难题刻不容缓。
        二、浅谈提高学生小数除法计算能力的作用
        2.1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
        小数除法的学习要求学生遵循除法的运算准则,通过移动小数点等必要步骤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这一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除法、分数、小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探索发掘数学知识。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奠定学生数学知识基础
        小数除法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数除法的计算贯穿学生整个数学生涯,在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应用也是巨大的。

其次小数除法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答题速度。因此要重视小学的小数除法知识点学习,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
        三、探究提高学生小数除法计算能力的对策
        3.1练习测验,重视计算重复练习
        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学好数学知识学习小数除法就要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测验巩固练习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尤其重视课上练习时间,要不断调整课堂模式,在课堂上预留出学生限时训练的时间。监督学生答题做题,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游戏,随机显示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关注学生课下的作业完成情况,通过网络收发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最后通过大数据统计帮助学生确定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3.2教师引导,传授计算技巧知识
        提高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技巧。教师可以参考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学生原有的除法学习基础上进行类比分析。例如,教师通过“1.25-0.25”这道题目,提问学生“1.25”里面有几个“0.25”进而引导学生得出“1.25÷0.25=5”。这样通过已学知识去讨论未知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除法计算相关的顺口溜比如“除以小数也不难,小数变成整数算,前边随着后边变,牢记准则在心间。”、“前后无邻里,找零凑一起。”,改变了原有枯燥的知识文字记忆,帮助学生记忆小数除法原则。
        3.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提高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参考西师大版本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章节,让小组合作探索“240÷24”和“24÷2.4”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小数移动的变化规律。
        【结束语】
        解决学生小数除法部分的学习难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谨慎的数学思维习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秋芬.单元教学下迁移经验形成通法实践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北师大版《小数除法》单元为例[J].第二课堂(D),2020(09):4-5.
        [2]芮珂. 小学生计算错误现状及原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