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翟丽霞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的创新和改革,高中政治活动课的开展和实施不仅能实现理论和实
        翟丽霞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0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的创新和改革,高中政治活动课的开展和实施不仅能实现理论和实践、活动和思维的有效结合,还能够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活动化、活动内容的课程化。该文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活动课        的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活动课;实践
引言
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成绩。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落伍的趋势,它们不能充分表现出高中生的整体水平,也不能充分反映出高中生在参与思政课堂时的真正效果。因此,思政教师不应该将传统的陈旧教学模式应用到思政课堂中,而应该让理论与生活充分融合,让学生把思政课堂中所学的课本知识践行到实际生活中,使思政课堂能够成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1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内涵
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学科课程。”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是基于这一理念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的前提下,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形式体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阶段理解,并透过知识的内容看到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念,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
        2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的主要途径
2.1关注活动型课堂构建,实现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内,注重构建活动型课堂。要求教师在实施中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发挥其人文性与思想性等特点。教师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细化品读,将教学知识结构化,将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结合在一起,合理化设计教学活动,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明确活动议题,对于活动内容的选取注重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从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第二,积极展开活动教学,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小组成员高效完成思想政治学习任务。第三,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其所搜集的        资料符合确定的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与学习,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第四,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本次的教育活动内容点评,共同探讨与完善,完成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2情境化原则在活动型课堂中的应用
在具体的活动型课堂开展中,教师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形式来规划与设计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课件,以形象、生动、有趣的信息化手段来展现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引导学生更加深刻与高效地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而切实地提高活动型课堂的效果,也使学生体会到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成为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人才的重要性。教师应在多        媒体形式的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缩短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声音与影像的世界中获得感官享受,引导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愉悦精神、缓解压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在课前搜集反映与表现近代中国民生凋敝、内忧外患的相关史料以及还原度高的电影或电视片段,在思政课的引导阶段就展现给学生。

通过信息化的情境创设来使高中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肩负的重担以及其伟大之处,增强高中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也唤起高中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含义,更加懂得“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2.3合理开展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要“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让学生通过辨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理解知识,提高鉴别知识的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辩题是不可或缺的,要坚持辩题引领化,即让学生自主经历建设性批判思维主导的辨析过程,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通过思维辨析和操作活动的过程深化认识,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辩题的设计要有助于突破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思辨的活动型课程;另一种是寻找课程内容中的思辨点设计辩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式学习。这两种方式中前一种方式难度较大,而后一种方式设计简单        ,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思辨相对容易。后一种方式的辩题设计也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设计成观点相对的一组辩题,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第二种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评析类题型,比较和辨析不同的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认识,在比较和鉴别中提高认识。
2.4信息技术的活动开展
首先,通过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有深远寓意的视频或流行歌曲、时政热点等内容,将其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例如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活动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播放侯宝林先生的《醉酒》,引导学生感受相同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并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其次,提升教学实效。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积极性        不足。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例如以“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为活动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模拟创建一个水果公司,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规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分析出价格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出新课,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充分激发。最后,开阔学生视野。信息技术具备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将其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相关政治理论知识。例如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活动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人类发展史”的整个历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了解到寻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结语
新课程改革使得活动型课堂渐渐走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它真正落实了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课程定位,提高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也极大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实施的效果难免没有理想中的好。为了使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实施的更好,更加贯彻落实新课标中的要求,我们应该在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得到更大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7:9.
[2]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胡姝.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185-186.
[4]向小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实施路径探究———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6):190-192.
[5]周天航.建构活动型课堂,培养政治核心素养———以“经济生活”教学设计为例[J].华夏教师,2018(34):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