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辉存 林友安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 442315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是检查学生所学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语文知识素养、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情况。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设计,不仅关系到能否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也影响着学生思维思考方式的形成。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提问设计创新
引言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从提问设计方面加强重视,但从实际的设计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提问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加以针对性设计,这就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水平。实际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比较复杂,问题设计的逻辑性不强,这就必然会造成问题的应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的意义
第一,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通过提问设计的创新,革除以往提问环节中的多问杂答以及一些零碎的问题,提高问题的精确度和实用性,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1]。
第二,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提问设计并对此进行创新,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回答,营造出一种生动积极的课堂氛围。通过对提问环节的设计和创新改善课堂上无序、零散、频繁的问答情况,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课文的弊端,同时对教师的一味讲析进行遏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第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而思维源于知识,并因问题的提出而产生。学生在问题中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终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提问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掌握提问主动权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动权,很少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语文教师把握着提问的权利,课堂上只有教师提问学生,没有学生提问教师,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会对课堂提问产生反感,不愿意回答问题。
2.2问题创设缺乏针对性
提问的重点是问题的选择,不同的问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凸显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些教师会选择一些脱离教学内容,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这会误导学生,令其在语文学习上走弯路。
2.3学生提问能力受影响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是中考,多认为只有考出好成绩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希望能够通过做题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强化学生的答题能力,不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提问能力就会下降,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缺乏创新精神[2]。
3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策略
3.1利用多种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对于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明确问题的针对性,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平时可以对学生日常任务、作业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类,将同类型的问题整理在一起,然后制作成PPT,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接着就“这些问题属于哪一方面的错误”以及“如何改善和纠正这些错误”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解决了学生以往不容易注意到的小问题,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将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放大,让学生深切认识到问题和错误,通过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2以引导为主,使用点拨式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几乎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初中时期,学生们在语文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学习基础,便不再拘泥于过往的基础性学习,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很多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阶段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教师的讲解,虽然表面看来似乎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很高,学习进度非常快,但实际上学生是在“背书”而不是学习。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初期阶段,学生会因为太过吃力而退缩,这是很常见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为其指引方向,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学习语文课程。教师的问题可以不用太过深奥,但必须具有点拨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思路,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疑点难点。
3.3加强问题逻辑性,提高问题质量
大体上我们总是鼓励学生尽可能进行更多的练习,以加深记忆和理解。但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会发现,有时候反复的练习未必一定能带来进步。质量是我们能否通过题目取得进步的关键,好的题目即使学习在做题时的速度慢一点,但是依然会有明显的进步,学生得以在做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而质量的题目虽然耗费了学生的时间,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课堂问题也是如此。课堂问题与教师的知识讲解联系非常紧密,对于巩固所学、串联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重问题的逻辑性,提高问题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提问本身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根本目的还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问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这种教学方法是否能起到实效[3]。
3.4创新提问评价,突出多样性
对于提问的评价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容易忽视的,如果只设计问题,而不注重评价,无法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学生回答问题后,内心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更为自信。有的初中语文教师总是用“很不错”“加油”“回答正确”来评价,这种机械式的评论并未能给初中生提供帮助,反而会让学生失去耐心,不再主动回答问题。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注重多样性和适度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获益,找到不断前进的方向。语文教师应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不能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多挖掘他们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开发他们的思维,使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更大的进步[4]。
结束语
语文教师不断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拓宽学生发散思维,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安排课堂提问的设计之外,学生也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安排中来,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发散思维,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占芬.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39-40.
[2]李琳.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分析[J].学周刊,2019(32):77.
[3]白生忠.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探究[J].名师在线,2019(30):77-78.
[4]陈金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