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坚守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吴晓静
[导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令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把控无所适从。
        吴晓静
        福建省仙游县金石中学  福建仙游  351200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令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把控无所适从。突出表现在不敢接触、运用媒体技术或落后于时代,不会使用现代媒体技术,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无限度、无原则地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注重教学技术手段的花样翻新。那么,全媒体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推进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这个教学建议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探究的方向。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媒体的演进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做一个统一梳理,以便我们在全媒体时代能更好地实施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语文教学;变革;坚守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相融合已成为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使高中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了条件。
一、全媒体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全媒体的教学过程过于烦琐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媒体在课堂当中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而事实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当中所蕴含的情感,阅读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应该利用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信息,体态和表情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助于学生彻底理解课文,同时能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涵,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舍简就繁,明明有现成的朗读光盘却不用,非通过九牛二虎之力把剪辑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出来,这种方法劳神费力。
        (二)教师不够重视新技术
        当今社会,全媒体已经慢慢应用至多个行业与领域,自然也包括学校教学,且成为一个既常用又重要的教学手段与工具。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全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教学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便捷、及时的功能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完成教育任务。而且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可让教师高效、及时的分享个人教学经验,同行之间积极探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与进步,促进整体师资力量的提升。但是在信息技术的今天,仍然有不少高中语文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一直使用“书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引用新媒体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如:滥用课件,信息没有及时更新,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为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弊端与影响。
        (三)教学过程过分追求时髦,而且存在垄断情况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并不能作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体,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展现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往往会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的忽略掉,让多媒体在课堂上发挥唯一的作用。这样赶时髦的现象反而会让学生眼花缭乱。有些时候一些重要的信息明明在黑板上就能够轻松地记录下来,可是有的教师偏偏要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给学生画圈,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些教师为了让多媒体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出来,在进行公开课以及优秀课堂评选的时候也会把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依据,也不管材料是否合适就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满堂灌,这样的垄断形式导致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全媒体时代中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对全媒体概念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今的全媒体不仅仅是跨媒介的融合,而且是跨时空、跨物理屏障、跨主体身份、跨功能的更深层次融合。还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变化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媒体融合的全新方向和思路,并开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阶段,这对于借助全媒体的深度融合来开创高中语文教学新局面无疑是巨大的机遇。课堂教学中,文本、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资源也会借助媒体融合及其样式发生立体多维的信息交互,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源的局面。在5G技术的驱动下,VR技术应运而生,把信息传播的“人机交互”模式转变为“人机交融”模式,使用户融入具体场景中进行信息交互,这为中学语文的情境化教学、实践式教学、活动式教学以及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在颠覆传统媒体时代的教学内容生产方式与教学传授方式。教学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开始主动汲取大数据技术,尝试以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为依据来规划课程资源的建设。在教学传授方式上,利用算法了解学生用户的兴趣并向其推荐个性化内容的智能推送,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变为依据学生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教学内容信息的双向模式,这样就会有效推动个性化教学。在渠道形态上,特别是VR技术的应用,会让学生获得高度沉浸化、场景化、实时性具身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导入中运用多媒体,以微课、视频片段或者动画等形式,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进入课堂做好铺垫,为成功导入新课创造条件。如,在讲授课文《化石吟》时,笔者采用微课的形式介绍了恐龙的生活场景,以及由于地震灾难恐龙成为化石的片段。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从而引发对课文的兴趣。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通过研究化石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情景”、“沉睡的石头如何说话”等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探究欲望,从而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借助多媒体控制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在教学前就制作好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不过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无法预料的情况,尤其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得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能做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将自己做好的课件直接放弃,按照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二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课件继续上课,将学生新的思维火花掐灭。不管教师选择哪种方式,都会使课堂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可以对教学步骤呈现的时机进行控制,却不能将课件的流程进行更改。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当作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用其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结束语: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必须正视并重新思考新的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影响,既要紧跟全媒体时代变革语文教学方式,又要做到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坚守,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应用全媒体技术的经验,结合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基本理念、学科素养、课程目标等研究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将是长期而艰辛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国斌.借助多媒体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7(10):25.
[2]许源.高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刊),2017(6):148.
[3]李春燕.浅析高中语文多媒体课堂的优化[J].中外交流,2016(7):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