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佩英
亳州第一中学 2368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也开始重视审美教育了,特别是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它不仅能引导高中生对名著进行深入的鉴赏和理解,还能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既而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本文就阐述了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有效方法,希望在实行优质审美教育的同时,推动素质教育稳定发展。
【关键词】个人素养;审美内涵;交流赏析
所谓审美教育,其实就是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而文学名著是世世代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在对其进行阅读时,能够让同学们形成自己的信仰,使得自己的三观能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更贴近。目前,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同学们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文学底蕴外,还要重视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有很多课文都是来自于文学名著的选段,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应当充分发挥优质教材的作用,重视审美教育,这对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名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文学价值的体现。高中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从内容中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在阅读“家”这篇课文中,作者巴金在文中把高家的封建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并通过文中的人物特点和事件对这种封建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同学们阅读到这些内容时,就会深刻体会到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思想在旧社会是如何被残害的,他们又是怎样进行反抗的,让读者在阅读这篇名著时用自己的意识去判断是非对错。
此外,文学内容可以反映社会现象,而文学名著也就逐渐成了社会环境下的一种体现形式。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可以对以往的知识和未亲身经历过的体验进行理解,从而让自己的思想和人生阅历更加丰富,这对推动高中生个人素养和整体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1]。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文本解读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主要扮演了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们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将文学名著的美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因此,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用一双慧眼去挖掘文学名著中的美,并与同学们一同分享,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阅读中,老师可以积极学习中外美学理论,然后在影片中去感悟艺术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并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调动同学们阅读名著的兴致,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2]。
2、革新教学模式,激发审美兴趣
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首要任务就是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其次就是升华他们的理解能力;最后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为了更快的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就要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同学们的审美兴趣,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展开,这样才能引导同学们在对文学名著深层次思考时,促使他们去感受作品中所隐藏的情感。例如:在《再别康桥》教学中,这是一首著名文学作品,老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可以用“故事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同学们一步步走进作品中。如:“大家听过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故事吗?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于英国,徐志摩风雅、英俊、博学多才,而林徽因美丽动人、才华出众,徐志摩为林徽因写过很多的情诗,其中《再别康桥》就是为林徽因而作,“康桥”是他们的回忆,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存在,“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遗憾的是,两位最终并没有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审美兴趣,让他们在一字一句中去构想出美妙的意境,并与作者的美好回忆和眼前的离愁产生共鸣,从而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审美情感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名著,要想对其展开深度阅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将文学名著中的审美内涵呈现出来。因此,老师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将文学名著生动化,既而刺激同学们的感官,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有效提升语文审美教育效果。例如:在《虞美人》教学中,老师可以说:“夏天来了,我们学校的白玉兰开了,但还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开,它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就叫‘虞美人’,我们今天接触到的‘虞美人’并不是花,而是一首词”,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几个宋军攻破南唐的视频,待同学们赏析结束后,再播放与词同名的歌曲(虞美人),让同学们在音乐的渲染下去感受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深入品味词的意境美,透析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感[3]。
4、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审美能力
高中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文学名著阅读理解水平参差不齐,既而在阅读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对审美教育的整体效果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让他们能够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展开讨论,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大部分同学可能已经读过或看过《红楼梦》这本名著和电视剧了,但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印象不是很深了,老师就可以让小组展开讨论,让他们来研究一下本文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品读和揣摩他们的语言,欣赏语言的言外之意等。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让同学们在文学名著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既而提高全班的审美水平。
结论
根据以上相关阐述和分析,要想提高现代高中生在语文文学名著中的审美能力,就需要老师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文本解读能力、革新教学模式,激发审美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审美情感、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审美能力等。同时找准审美突破口,提炼作品亮点,端正审美观和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有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莉. 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8):106-107.
[2]刘向瑞.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探讨[J]. 课外语文,2020(31):107-108.
[3]赵红艳.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解析[J]. 课外语文,2021(0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