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8
摘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课堂教学,更重要的环节实质上是课外,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将课外阅读吸纳到家庭作业体系之中,减少部分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此时,对于如何有限落实课外阅读作业,则需要家长的合作,对学生进行了解监督。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家校合作方式,以此优化和提升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应该在初中阶段重视并培养学生形成更广泛的阅读兴趣,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阅读量和阅读品味。并且通过多读书、读好书的丰富活动来应在健康和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而初中语文教材正是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正式将课外阅读纳入了正规教材体系,进而形成了科学的“课堂阅读—自主阅读—课外阅读”的全方位阅读体系。如何有效落实课外阅读,只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作,形成家校联动模式,课内外阅读活动一脉相承的形式,才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关键。
一、初中语文家校合作阅读教学现状和问题
1.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注重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部分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也较为狭隘,认为是浪费时间,看闲书。然而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通过的是讲授了抓取和提炼课文中心的方法,对课文结构、描写手法等进行解读和剖析,换言之,更多的是教授了阅读技巧和方法。必须通过家校合作模式下的课外阅读来巩固阅读成果。然而,由于家长的不重视,造成教师已经向学生提供主题阅读书单,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但学生由于缺乏家庭必要的监督,课外阅读的效果并不好,而教师也并未掌握学生的动态阅读成果。
2.沟通不足,造成家校合作阅读教学得到不健康发展
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预期相差较远,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热情不足,兴致不高。很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家校合作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往往只是告知了家长阅读任务、或是通过班级作业平台上传了课外阅读书单,但是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却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不能知道学生在家中的实际阅读完成进度和了理解深度,阅读效果,以及遇到的困难等等。最后,教师仅仅是从简单的阅读笔记或是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并不能得知准确的学生阅读效果。若是加强了家校沟通,则能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1]。
二、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适度引导,形成共识
初中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而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优化,部分家长已经深刻意识到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仍然一些家长存在一些认知误区:首先,升学压力下的分数焦虑较为严重,过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占据了课外阅读时间。
其次,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杂书、看闲书,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最后,认为阅读对于提升学生成绩而言,没有明显效果。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积极引导工作,转变其思想观念,达成一致的共识。为此,教师在开学家长会上可以准备一封致家长的信件,内容围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展开,倡导家长与学生一同为课外阅读做准备,譬如:购买读书笔记本、布置家中的阅读角等等。还可在家长会邀请优秀家长针对家庭阅读发表主题演讲。并选取优秀的读书笔记本进行展览,让家长切身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为学生带来的成长,为后续的家校合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家校合作,落实课外阅读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创建一个有助于家校沟通的平台,有效解决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情况的动态掌握,教师每日对学生的阅读进度进行跟进,能够发挥间接监督的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沟通平台的形式多样,譬如:可以建立课外阅读微信群和QQ群,可以印制专门的《课外阅读联络册》。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当日的阅读任务,并在联络册上签字或是微信、QQ群里回复,这样一来,有效的动态家校联系就搭建成功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时阅读情况,对那些没完成计划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督促。另外,教师还可以适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安排阅读计划,制定适合自己的阶段阅读计划,确定阅读书目和阅读时间等,并书写《课外阅读计划》。
3.读写结合,共同发展
读写结合的策略已经成为了阅读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方式,由于很多学生在阅读完书籍后,尽管当时很有感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淡化,甚至是消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将阅读置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使输入促进输出,在通过输出来深化认识和内化,形成学生自己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读写策略的成效离不开家校合作,教师应让家长在家中营造一个书香氛围,让学生沐浴书香,家长与学生都在安静舒适的气氛公共阅读,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效,这主要可通过书写课后阅读心得,即读后感来呈现。让家长有意识地在家中定期布置读书分享会,学生将阶段阅读成果进行分享。而家长还应将这一过程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微信或QQ,发送给教师,让教师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阅读成果。如此一来,学生、家长与教师都参与到了读写任务中,通过家庭读书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展示阶段性阅读的效果,不仅能够体现出阅读的内化价值和深化意义,还能检测阅读的过程和成效,并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4.多元活动,引发热情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强化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创造出更多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进而营造出一个热爱阅读的良好气氛。而家校联动此时表现为资源信息共享,开展活动促进沟通探讨,从而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譬如: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发放书籍推荐卡上面包括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水浒传》等等,针对不同的书目可以确定不同的阅读目的,如,针对《水浒传》教师可以列出从不同人物绰号的来历和背后故事、对其中的重点人物鲁智深、林冲等的人物性格进行剖析等不同的阅读目标。请家长和学生在家中进行阅读交流分享,并以选取一个主题制作出内容丰富精彩的PPT读书笔记,或是书评等,使书籍阅读活动在家校之间流动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经与日俱增,书籍还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更应落实新课标中对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将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应用于课外阅读中,并以动态监督、家校沟通、丰富的读书活动等形式来落实和检验课外阅读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娜.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既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7(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