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琴
厦门市同安区云洋小学 3611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趣为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善于把握教材中不同内容和文体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程序步骤,合理选用学法指导中的基本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创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思考
前言: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生成极强的幸福感,因为我们都在用人文化的元素来建设自己的世界观。此时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最具魅力,我们应用的方法最具“童趣性”,我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影响学生的未来。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更深的领域中解读语文知识,解读人文生活,切实增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重要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就是让我们学习汉语了解汉语的学科,语文学科从小学贯穿到大学,因此语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语文教学课程在教学时应该致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应该教授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一定数量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素材,在量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倾听、写字、写作等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多种阅读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2传统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学生愿意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教师才能有效引导,一些教师在此方面没有发生观念性转变,只是不断注重引导学生,学生却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师虽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没有学生参与,造成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找到配合方式,也不能促进高效教学。
2.2课堂中的无效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针对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层面上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是现阶段提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无效问题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够回答,这种提问是毫无意义的,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养成了浅层思考的习惯。另外,教师经常会提问一些背诵性的问题,这会导致学生在脑海中进行标准答案的机械搜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强化,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
2.3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课堂学习氛围沉闷。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而且是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自制力较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所以经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并且当前我国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无法使其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缺乏个人的想法,就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3.1情境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舞台的主角,而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一个好的课堂需要教师巧妙的构思和创新性的建设,丰富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师构建的课堂学习当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将教材内容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扮演,以这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在课堂表演的过程中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以此来进行创新性教学。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内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读课文了解人物特征之后,进行一场情景剧表演。学生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2融入现实生活提高课堂实践性
文字来源于生活,而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这种形式来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学生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个人独有的认知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活产生一些感悟,继而将这些感悟应用到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现实生活,可以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最终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中国少年说》一课内容时,组织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谈一谈少年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时代的责任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融入现实生活的方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此来起到创新教育的作用。
3.3应用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空间中的教育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对此的体会更为清晰。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的还原现实生活,我们可以为学生外化他们的内在世界,给学生实现信息对接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小小“动物园”》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上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并邀请两名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动物猜猜猜”的游戏,一名同学根据看到的图片描述图片上的动物,由另一名背对着多媒体的同学猜该动物是什么。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引用情境导入:“同学们,有一个孩子把他的家想象成了小小动物园,那里有哪些动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动物园”导图分享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并说出理由,并探讨如何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将家人的特点描写的更生动形象,如何更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将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趣味化作文课堂,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找出家人和对应动物之间的相似点,享受家人角色转换的趣味,更好的运用将家人写出动物特征的方法,获得新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教师要做一名在21世纪的土壤中培养健康花朵的园丁,就要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祟高的敬业精神为躯干,以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智能品质作四肢,精心呵护株株幼苗,使他们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祖国蔚蓝的天空。愿新世纪的教师们努力塑造自己,为21世纪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莉.网络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5(02):153.
[2]任纪菊.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3]陈艳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38.
[4]柴爱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33.
[5]王振海,马尕召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47.
[6]宋雅琳.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125.
[7]李金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2019(0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