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新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李红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概念框架内的一种新学习方法。
        李红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沿河小学 山东 枣庄  277317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概念框架内的一种新学习方法。以提问为核心,以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学形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用以完成教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合理协调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显然集体合作学习优于个体竞争和自主学习,而合作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协作,所有学生(包括成绩斐然的学生,中等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都可以取得更高的效率。他们具有长期的耐力,自我激励,可以按时工作,还可以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认真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在新课程概念框架内的协作学习是“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提问为本质,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育范式,以发展为最终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自学,探索”和“协作互动”的背景下探索和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发展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老师们也从“知识老师”变成了“创新活动的导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愉快接受知识的前提,当然也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那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1.宽松环境的制造
        老师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可以使他们教学的知识被学生愉快地接受。古人对此非常重视。《学记》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 其友而信其道。”《颜氏家训》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即所言此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积极的人,尊重他们的个性,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受到尊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大胆发言。即使答案是错误的,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要鼓励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快乐的学习[1]。
2.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麻雀》时,我在上课前讲了一个故事:2009年的地震中,某个教室里的一名学生被埋在一栋倒塌的房子里。其他人认为这些孩子没有生存的机会,但他的父亲认为他的孩子还活着,所以他继续挖掘,几天后他终于在这个班级里救了他的孩子和学生。父子之间的这种爱为学生学习《麻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意识活动的发起者和力量来源,学生学习是一个有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合作小组学习中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很难确保合作小组学习的有效性。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就是语文课“学什么”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决定“学什么”,则必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学生不善于探索和提问,因为他们不善于利用教科书中的相关因素去设计矛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须得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拓宽学生的思考问题的宽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方法来查找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可以紧跟课文,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

根据常理,从而写出邱少云的内心活动,但是为什么不在文字中写出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而要写我的内心活动呢?用这种方式教学的好处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热情地开始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一种学习方法,在该方法中,学生有意识地,独立地学习并努力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没有有效的自我指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在独立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第一步是让学生阐明独立学习的目标。其次,自主学习时应多采取默读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思考。第三,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当学生独立学习时,他们应该用笔,用深深的情感勾勒出句子,在旁边写下简短的评论,并标记模糊的点。这种独立学习是有效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学习[2]。
四、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
        新的课程标准支持“合作”的学习方法,针对性极强。因为在民主的合作和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首先做好组织小团体和建立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的工作。成员的组成应考虑到良好,中等和较差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个性,情感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小组成员应有清晰明确的分工。在某个时候,每个人都应承担相对集中的责任,并承担特定的协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长、副组长、导学单填写人,发言代表,甚至是提出疑问的“疑问人”等。第二,必须协调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为了平衡学生对自我表达的强烈渴望和缺乏合作能力的天平,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并提醒他们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教会他们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如何总结他人的意见,如何在他人的意见启发下改进和升华自己的意见,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如何学习。这样能使得他们大胆地表达不同的意见,并鼓励其产生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第三,有必要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在合作小组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有效实施合作小组学习的模式,通过阅读表达他们的理解,然后通过讨论加深理解。
五、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定的特殊的情境,让学生有展示能力的平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认真地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首先,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多思多问。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应该善于思考、反思和再思。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我成为了一名科学家。”现在,有些学生不仅手上懒,心里也懒。当这些学生一有问题时,他们就会来问老师。在这个时候,老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但必须激励他们思考,或给予一定的提示,给予其更多的思考时间。我想学生有了一次思考成功的经历,他们就会增加一点经验和自信。第二,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相互促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当学生独立思考时,他们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是选择退缩?还是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们解帮助?还是有意识地寻找合作伙伴,一起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自发地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学生要发言,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评价中做教师。这样,学生参与的数量和合作学习的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学生这一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六.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激发新思维。合理有序地开展团队合作,它必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是一门知识渊博、艺术性极强的学科。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不断实践、总结、改进和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庆红.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反思[G].基础教育,2020,(02):55.
        [2]徐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G].基础教育,2020,(0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