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雄
福建省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 龙岩市 长汀县 366300
摘要: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在幼儿保育专业中来说是最为基础的课程,这门课程兼具理论和实践背景,为更好地提升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并且此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影响着幼儿保育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但目前幼儿保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重教轻保现象,这就导致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关键词:幼儿保育;卫生保健教学;教学优化
引言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是幼儿保育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的基础课程。它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的基础。老师可以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丰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内容,提升学生对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学习兴趣。
1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单一
上述提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有相应的实践训练课程,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通过相关的教学调研发现,目前现行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内容众多且局限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科重点不突出,相应的教学课时安排的不合理,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式混乱,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此外,好多学生因为考虑到参加自考大专和考教师资格证的因素,在学习方面更加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实践课程。这种做法不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卫生保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沿袭了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没有参与感,对该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1.2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都是以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但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知识水平,考核结果也不能全方位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改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考核方式,要采用多元化方式,全方位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1.3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背景,从孩子入学开始,家长和老师就将重心放在基本课程上,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于初中生物课程相对简单,而对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专业知识重视不够。这种现象使得有些在校生忽视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会认为保育课程只要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就可以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就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幼儿由于生性好动,而且对世界的认知尚在学习阶段,不能辨明危险,所以突发事件出现是很有可能的,仅凭短短的实习期是不够的;部分学生对幼儿疾病辨别不清,正确的护理和预防方面就不能很好的开展,所以各方要重视保育方面的教学,认清教学目标,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优化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从学科专业特点出发,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熟悉学科特点,从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研当前各个学校所用的教学教材,我们发现,当前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材理论性很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难以理解甚至会烦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认同感,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认同幼儿保育专业,进而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其次,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之后,可以进行趣味化教学。例如,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对于知识的印象会更深。
2.2更新教学内容
在各项政策大力提倡发展幼儿保育后,各种教材便大量出现,但是对于教学教材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材,注意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非教材中所有内容都要事无巨细的进行讲解,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实践教学要实时更新,结合当下的案例,比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对学习传染病的护理和预防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
2.3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要改变传统理论考试要形式,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大课堂学习在考核中的占比,要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尽可能使考核做到全面、客观、理性[[]]。课程评价可以和教学目标相结合,以培养保育能力为重心。通过教学平台建立学习档案,按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和实践操作这几大方面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能够督促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能够积极投入到整个学习阶段。
2.4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
在文章最初提到,此门学科是应用型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内容,可以融入1+X幼儿照护实践考核知识,增加实践操作,有序组织学生下园实操,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掌握了幼儿园常见的护理和急救方法之后,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甚至生活中,都能够有所应用。
2.5组织教学竞赛
可以定期联合当地幼儿园开展实习汇报课或进行幼儿教师技能大赛,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接受教师和有经验的园长的指导。举办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囤。
2.6通过教具丰富教学方式
在此门课程中,有大量实际操作内容,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多,图片、图表和视频等直观的内容较为欠缺。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示和最新视频以及其他教具,使学生对知识概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举例来说,在学习儿童身体的基本结构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骨骼结构及解剖结构挂图,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身体各系统的特点,从而使学生今后的学习更加科学[[]]。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课程中,可以展示饮食金字塔挂图,让学生根据挂图所显示的内容,自己进行饮食搭配,老师可以对其进行点评,这样既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的学习,也促进了学生饮食健康,一举两得。又如在学习传染病发生和传播时,可以播放新冠病毒传染过程视频,学生亲历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学习时事半功倍。
3 结语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优良的专业技能时,才能保障课程的成效。所以幼儿保育专业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新以往的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针对常见问题分层对学生进行指导。
任课教师要多多学习不同的教育理念,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及时更新手头的教育资源,将新的案例库、素材资源库应用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理念,以便于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和相关案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此外,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对相关教材进行挑选,选择出最符合学习水平的教材。
学校可以联系更多的实习基地,使每位在校生都有外出实习的机会,并适当将实习纳入期末考核,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其理论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整体的教学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慧.浅析幼儿保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的优化[J].教师,2020(23):72-73.
[2]石艳梅.幼儿保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完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45.
[3]姚玉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设置如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235.
[4]田婧宇.浅析幼儿保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的优化[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