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惠
贵州省镇宁县江龙镇新苑小学 561205
摘要:一直以来 , 小学数学教学较为高度关注学生认知因素 , 而对于情感因素的作用有所忽视。但是实践证明 , 忽略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相违背 ,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发展。学生要想实现全面发展,除了要进行大量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之外 , 情感上的体验与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 , 情感作为非认知因素却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动力作用 , 所以必须加强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应用的重视程度 , 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 途径
引言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情感体验看似并不直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但是良好的学习情感却会对其学习的状态产生推动与调节作用,反之消极情绪则会降低其学习效率。可见,提高对情感教育重视程度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且有益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首先,相关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并非只是单纯的“纯认识”过程,而是全面包括了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若是在教学中片面重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系统操作,而对于情感过程这一动力系统有所忽视,或者只是在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时穿插讲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这也只是教学活动的附加操作,甚至许多教师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也就导致了教学活动存在较大缺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认知与情感、质量与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并且尽可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就素质教育而言,小学阶段同时为学生智能、情感、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数学教育方面不应只以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为目标,而是应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情感教育列入教学的整体目标当中,并予以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而且对于调节学生的认知过程,保障和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应用能够在培养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实施情感教育,也是确保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二、小学数学实施情感教育策略
2.1利用教材内容,从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发展史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它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在数学整个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面对数学丰富的教材内容,教师合理的设计,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感同身受,获得情感的熏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如我们在学习“比的认识”时 ,人教版教材就提供了不同大小的国旗,引出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2。在教学时,课堂起始,教师出示与叙述相配的图片并进行叙述:“在奥运会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一定会使炎黄子孙心潮澎湃;在珠峰、在南极都有我们的五星红旗在飘扬,这一切都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日益强大,你们需要把她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国旗,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三张带有五星红旗的图片时,学生会无限自豪,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顿时就会涌上心头。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这部分内容时,在认识位置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知道的位置知识,课件演示上下楼梯、过马路等图片,再创设情境说说如果你上下楼梯该怎么走?放学路上如何行走?用学过的位置词说说,从而让学生懂得了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了他们的纪律意识。
2.2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①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比如加强对数学历史上名人传记、数学小故事的引用,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注重在学生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挖掘贴近学生实践的素材,引导学生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主动性,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制订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过程中,应注意挖掘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与科学素质的双重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②加强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与情绪有效结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对一些原理、公式等的教学,这些内容往往不具备可直接引用的情感因素,此时教师则应在这些内容上增添一些和谐有趣的情感色彩,并加以适当渲染,使教学内容富含情感,更好地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及时对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节引导,充分利用表扬、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习惯,进而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当中。同时借助体态、手势、语言、语调、表情等,也能有效地渲染教学学习情绪,提升学习效果。③提高情境创造的主动性。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培养出特定的情感,情感产生于情境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现有的教学条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更为直观的形象,营造浓烈愉快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使学生触“境”生情,使学生获得积极强烈的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加生动活泼。此外,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多媒体、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性,营造有效的学习情境。④课堂上多给予激励。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等非理性情感因素,所以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合理应用语言。教师只要运用情理交融的语言,方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教师情感内涵,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仅如此,活泼、生动以及趣味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减少疲劳,变“苦学”为“乐学”。
2.3教师自身要加强情感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会感染学生愉快的心境,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教师不思进取、消极落后,只能使学生和教师关系紧张,不听教导。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相应的情感。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特征,合理引导,同时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还要多读一些文艺类和文学书籍,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课堂的情感培养,不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认知过程的反映,不仅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培养的情感,还是学生认知潜力的发展的需要。数学课堂的情感教育,需要我们在教材中深入地挖掘,不断地引导。
参考文献:
[1]朱红太.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2021(15):237.
[2]毛天荣.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13):185.
[3]孔聪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思考[J].新智慧,2021(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