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毛廷莉
[导读] 儿童早期的培养与小学教育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毛廷莉
        重庆市江津区石坝街小学校,重庆402289
        摘要:儿童早期的培养与小学教育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一个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优秀的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系统是分不开的。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为了培育出更多的祖国的栋梁之才,打开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局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任务重之又重。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当前情况以及如何少走弯路地开展创新和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键字:班主任工作研究;教学管理实践;教育创新与实践
        1引言
        每一个人对班主任这个词都不陌生,有的人到了古稀之年仍然记得小时候班主任的明珠。由此可见,班主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甚至于影响其一生。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培养的关键阶段。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开发学生们的潜能与天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对班级风貌和学生自身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班主任根据自身教学能力和班级特点,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关项目,对于小学班级管理进行创新与实践。通过此方法,增加班主任在学生心里的好感度,使学生们信任老师的同时很好的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证明一个老师的业务能力高还是低那样简单。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每天都和他待在一起的孩子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室作为学生们日常学习的场所,是除了家,学生待的最久的地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应该注重营造干净整洁的教师氛围,并引导学生保持和维护教室环境与公共设施。这对学生早期的行为习惯教育至关重要。班主任教师应该把有限的教室利用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荣誉墙,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将在本周之内获得奖项、表现优异、成绩前茅的学生张贴在荣誉墙上,作为大家的榜样,增强学生们进取心,使班级的氛围充满活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个爱心树洞让同学们把每天看到的其他同学做的好人好事或者是想要表扬她们或自己的话写在纸条上放在树洞里,在班会时公开朗读和表扬,这种创新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同学们对他们的欣赏,有效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身心健康发展之外,在小学时期的学生们,各科都要打好基础,教室里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班主任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监督的角色。
        3注重班干部管理
        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班干部的角色其实尤为重要。撑起一个班级的是班干部这支队伍,他们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去为班级服务,给同学们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学习,丰富课余生活。班干部是整个班级人才的整合,有些孩子可能性格内向,这样的孩子如果可以在老师的关注下加入到班干部这个队列中,或许可以提高这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从而改善自身的不足。对于班干部成员,班主任应该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班集体。班主任对于班干部团队更应该强加于管理。而如果疏于管理,班干部也可能对班级有坏的影响。班干部不仅是老师的好助手,更是同学们的榜样。班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般都代表着同学们心里好学生的模样,因此班干部的任选必须慎重。班主任应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关注他们的思想,多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班干部的选拔应该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班主任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进行把关与决定。学生们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他们信任的同学担任,更能方便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也能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班主任对班干部也要适当的进行管理和引导,不能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忽视了学习,影响学习成绩。

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呈现出一个优秀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4班主任主动沟通学生
        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往往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创新实践需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再将教育管理实践方法进行改进和加强。小学班主任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手段,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引导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施加过多压力给学生或家长。对于学习成绩下游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特长,多加以赞赏与鼓励。教师应该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允许学生的差异化,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多样化有极高的容忍度。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上的过程中,应当掌握方式方法,不可一味地逼问学生,要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大人”来看待,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掌握正确的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教师需要通多提高自身能力来达到这一目的。多举办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走进学生们世界,与他们交朋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与成果。不同角度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并加以开发,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们的性格特征已经家庭背景,才能有效全面地开展教育公寓们。在不同时期,教学管理的侧重点也应该不同,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进行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
        5积极与家长沟通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组成,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有时也能为教学管理提供一些帮助,因此,班主任想要做好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不可不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法顾及到孩子,无法给到孩子足够的关心。这类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较大。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家长纠正这一错误行为。教师可以在家长会时,传输给各位家长们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定期地和家长沟通,定期家访,适当采纳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一些建议。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时应当如实告知家长具体事实,以便学校和家长双方合作处理。只有家长和老师完美配合,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管理中班级管理是校园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不光关系到自身的事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小学阶段的道德培养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文化素养。小学班主任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学生和老师应该是相亲相爱的关系,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以学生为骄傲,师生之间的良好相处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班主任需要有方法、有温度,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让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长大。班主任也可以选择与学生们交朋友,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高度配合。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中,慢慢地找到最适合自己、最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容易教育管理模式多样化创新,增强对学生的包容度,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顾婧洁.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方法[J].知识文库,2021(12):169-170.
        [2]邵海燕.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21(20):8-9.
        [3]冷冰华. 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分析[N]. 科学导报,2021-05-14(B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