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雪燕
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802
摘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他们成长的基本途径,也是衡量他们自身修养的基本标准。但是如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存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或行动,对于人格正在发展中的中职学生而言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中职班主任要高度警惕这些危害,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管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职学生的班级管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教育的根本途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领头羊,他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做好表率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根本要求,他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方面可以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管理方法,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强教育体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完美融合。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它: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第一位的永远是崇德修身”[[
姓名:缪雪燕 出生年月:1982年1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浙苍 学历(学位)大学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 职务:美术组组长 研究方向:班主任,美术专业 邮编:325802
]]。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决于中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德是中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意义,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观教育是中职教育应有之义,学校课堂是宣传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因此,中职班主任在课堂上加强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以小见大,从点滴小事做起,规范日常行为,养成知行统一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养成高尚品格。
三、如何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
(一)教师以身作则
在中职教育管理教学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人是课堂上的主要参与者,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所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对中职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也是更深次的教育本质,因此教师要依据以下几点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的践行: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懂得知行合一,在教学中起到标榜作用,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来凸显平等、敬业时,一方面在教学时作为一种职业操守,必须积极对待,不怠慢,不懈怠,通过自身的知识涵养去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价值观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班主任不能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所呈现成绩等相对而言存在差异,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基于学生的背景、成绩去对待学生。作为教师也不能认为自己高于学生之上,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课本书面的知识内容,还应当不定时传达道德人格教育。学生不应该只跟随教师学习外在的基础教育,也应该被教育内在的道德核心价值观教育。大海航行靠舵手,中职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任重道远。
(二)鼓励人人参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中职授课时,会选出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带动全班学习氛围。从目前实践来看,这种以点带面的行为不太适应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慢慢他们就会变成旁观者,这会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也违背了中职课堂教学的初衷,中职课堂教育就是要让人人参与到学习氛围里,不同水平下的学生都能各自发展。例如:在教授爱国主义题材内容时,有的同学能够在课堂上“坐得住”认真做笔记,而部分学生会溜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的内容,做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中,我组织学生一起观看选择当下热门爱国题材电影、电视片段,如:最近两年热门的电影《红海行动》、《战狼》等等,这一类影片市场评价高,不仅可以激发学员说的兴趣,鼓励人人参与,还传达了影片中所展现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学生们生于和平稳定的年代,对政治、国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类影片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并衍生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达到教育、教化的目的。
(三)结合生活实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职教育的主要策略。对于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出生时物质条件优越,能接受并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环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在中职教育中越要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体,而且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在课程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分了解其深度内涵,做到能够在课堂上从不同维度传将其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践领域模式下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在理论支持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实际,完美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四面八方的医生、护士等奔赴湖北武汉疫情灾区进行支援,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稳定富强,他们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展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情时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决心和毅力,让学生们了解学习了什么叫敬业爱国。课后,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当地医院做志愿者,让其了解医护人员的一天,并且布置课后的记录心得感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当代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风向标,中职班主任应该在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担负起教育学生、并使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将其贯穿到班级的日常德育管理中。但是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要坚持从易到难,由远及近的原则,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学生们日常做事的原则,久而久之,自然会成为学生的信念理念,只有这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学生们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美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融合的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14-15.
[2]阎学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158.
[3]陆千珍.利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稳固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J].科普童话,2018(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