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第二小学 陕西省宝鸡市 722300
摘要:音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民族音乐文化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聚焦人类的智慧成果,同时也是传统艺术中的珍宝。由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复杂性与交融性等特点,怎样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唯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才能达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的目的,发挥其作用,突显其独特魅力。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对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促进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只有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文化是引领我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能够不断推动我国向前发展。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不断推动我国前进,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当前,我国音乐教学中普遍重视西方音乐教学,忽视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而在音乐行业中西方音乐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因此,为充分发挥我国民族音乐的作用,笔者试图探究音乐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的地位、作用,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发挥民族音乐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推动作用。
1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在文化多元性不断加强的时代,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与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融合,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能够加强与民族音乐间的融会贯通、协同进步,所以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具有时代价值。首先,由于新时代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受到各国文化影响,一些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欧美音乐同化的现实挑战,这是摆在我国当前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实现传承的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音乐专业是培养民族音乐的重点区域,应以此入手,加强推广传播,普及我国传承文化的教育。另外,由于音乐本身能够给人以欢愉、陶冶情操的效果,民族音乐是不同时期的人民对于生活、情感、精神文化的一种描写、讲述方式,因此,它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音乐适时开展民族音乐授课,还能够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深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正是实现了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2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究
2.1注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开发与教学手段创新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广西地区最丰富和最具有民族特性,也是最优秀的课程资源,其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核心素养中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能力培养的对接情况。首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应与南宁地方音乐校本教材相结合。南宁市教育局可以组织一部分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和专家,从全区内甄选出一些优秀的能代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性的音乐艺术内容,并将其统编成教材和教辅资源,包括文本、电子、视频、音频资源等,以供师生使用;与此同时,鼓励南宁地方学校积极自行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编纂成校本教材。此举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在提高审美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音乐教学课堂以外课程资源的利用。
少数民族的节庆、祭祀、民俗以及社区活动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切身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培养其感知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2.2将原生态音乐吸收到教学中,将中国风纳入到课堂上
近年来,很多人对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歌舞没有经过繁杂的雕琢修饰,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了他们的实际生活状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歌舞是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改编的源泉和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原生态歌舞,让学生对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音乐特点和艺术特色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当家乡熟悉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共鸣。尽管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一些市场,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中国古典风格的音乐作品,更贴近当今学生的审美,也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令他们欣赏和接受。
2.3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作为各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其个人的职业素养将会对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民族音乐的传承起决定性作用。为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好地传承及发扬民族音乐文化,需要提升音乐教师队伍水平。各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参加线上民族音乐教学知识培训课,有效地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还可以加强各的校校合作,集各校优秀师资来创办民族音乐文化教研会,定期地召开音乐教学会议,就各的民族音乐教学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并针对音乐课堂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此同时,音乐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在音乐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比如在为学生讲述民族乐器、民歌等内容时,可以通过适当地现场示范,弹奏或演唱相关民族音乐曲目或歌曲,引导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课程中,与此同时,也能够倒逼教师本人加强民族音乐知识及文化的学习,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及技巧,从而达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目的。
2.4创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民族音乐是基于我国国情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可以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目前,要做好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可以将信息网络引进教学,利用互联网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演示,传播音乐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更广阔的途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传播民族音乐,创新民族音乐的学习方式、传播方式,拓宽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途径,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
结束语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强化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自主性,这对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尚晨晨.浅谈古筝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21(16):122-123.
[2]董文佳,盛况.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J].艺术评鉴,2021(09):92-94.
[3]张冰倩.核心素养视域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1(05):44-47.
[4]冯丹.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当代音乐,2021(05):38-40.
[5]孙毅.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评鉴,2021(08):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