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教师实践锻炼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于伟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于伟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                 新疆  哈密     83900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转变。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提供教师到对口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推动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教师;实践锻炼
引言: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深化合作可极大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培养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在当下,中职教师在开展实践锻炼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教结合的顺利进行。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教师实践锻炼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中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中职院校因其自身教育特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 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果。在产教结合的背景下,中职教师只有加大实践锻炼力度,多参加相关实践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掌握社会上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落实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来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提升教学成果[1]。
(二)提升教学质量
        中职院校教学目的性较强,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期较短,这就对学生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积极参加各项实践锻炼活动,才能在实践中真正领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加大实践类教学的教学力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更好的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产教结合背景下中职教师实践锻炼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产教结合的理念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例如德国、日本等,早已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产学研相结合和双师制等。但在我国,产教融合的理念出现时间较短,各项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中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更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实践锻炼没有和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是职称评定相关联,相关激励制度也不健全,且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无法抽出时间来参加各种实践锻炼,教师积极性不高[2]。
(二)实践锻炼机会较少
        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日常工作繁忙,考核压力较大,实践锻炼时间有限,通常只能在假期进行。但假期时间通常较短,很多企业项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时间上的不对等。企业为不拖延项目进度,只能给教师提供一些最为基础的岗位,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且企业经营核心内容在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教师实践重视程度不足,所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岗位较少,教师很难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提升自我,从而达到教学实践成果的转换。


        很多中职院校在选择去企业开展实践锻炼的教师时,通常只注重选拔教学经验丰富,职称较高且在该专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教师来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且实践名额十分有限。很多青年新入职教师由于不符合标准,通常得不到实践锻炼机会,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青年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固化其思维,导致教学理论严重脱离社会实际[3]。
三、产教结合背景下中职教师实践锻炼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为顺应产教融合发展趋势,相关部门需加大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格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一体,给予合作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的顺利进行。完善考评机制,将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结果和职称评定绩效制度相挂钩,提升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在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给予其足够的时间来深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并对教师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估,将其纳入绩效制度和职称评定之中,促使其真正提升专业技能,来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4]。
(二)增加中职教师实践锻炼机会
        为真正提升中职教师专业技能,中职院校需加大重视程度,开展深入行业内调研,结合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寻找更多能够适合开展产教融合的相关合作企业,加大与其合作力度,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可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人才引入等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等,促使企业重视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岗位给教师,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新疆煤炭技师学院,其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矿业工程实训基地,在专业设置上也以矿业类专业为主,如采矿工程、矿山测量、机电一体化等。针对于此,学校可寻找与之相关的矿业类企业,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派遣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技术攻关和产业研发等工作,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更要定期对教师展开评估工作,全面评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将其引入绩效制度和职称评定之中,敦促教师不断提升自我[5]。
        在选派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时,中职院校需积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质量提升上的重要作用,多给予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机会,派遣专业水平较高,且工作态度端正的教师深入企业,来学习企业中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促使自身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发现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成果,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提升其岗位适应性,促进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结语:在产教结合的背景下,中职教师加大实践锻炼力度可极大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实用型人才。因此,相关部门和中职院校需加大重视程度,全力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完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增加中职教师实践锻炼机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更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造全方位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苍红,邓龙成.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专业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以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业,2020(36):56-57.
[2]王秦,田润丰,赵翡.基于中职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改革与建设[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56-61.
[3]杨宏.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教师实践锻炼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5):78-79.
[4]吴小辉.产教融合政策下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困境和对策[J].教师,2020(32):73-75.
[5]虞国军.中职课程渗透创新创业教学理念的探索[J].科幻画报,2020(1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