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莲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中职机电专业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影响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在不断探索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淀工匠精神内涵,将其内化为未来的工作原则和职业精神。
关键词:机电专业;中职学校;工匠精神
一、引言
机电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工人以及相应管理服务人员的重点培养摇篮。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技能知识进行高效传授,还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培养,让“工匠精神”深化至学生内心才能让学生了解时代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召唤”,进而了解社会对职业精神的巨大需求,不断深化自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二、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机电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更多职业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和工作原则才能在后续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加端正的态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内涵也有助于将该精神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确保学生时刻把握精神核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精神。这其中教师还需要融合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类机电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具备更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出自身学习优势,未来在机电领域作出更多卓越贡献。
除此之外,机电专业学生本身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的知识精髓,所以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更认真的态度,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应用,做到学有规范、做有标准[1]。
三、融入“工匠精神”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策略分析
(一)结合文化建设活动,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对于中职阶段学生来说有一定理解难度,正处于青春发育成长时期的学生难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技能、精神沉淀,工匠精神中蕴含的端正态度和对专业实践过程中的尊敬需要学生用时间和实际行动进行理解。所以教师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在日常教学网活动中融合工匠精神内涵,并且积极结合校园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接受,并且在学习机电专业知识以及具体实习过程中有更加沉稳的表现,朝着大国工匠看齐[2]。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楼、实训车间或者实验楼外墙张贴“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标语时刻勉励学生,在参与机电专业实验的过程中保证具备更加专业的态度和沉稳的心态,虚心向专业教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机电专业人员学习,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应用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理解机电专业知识,从自身角度对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理解,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对社会中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也要积极对本专业巨匠肖像和简介进行拜访,让校园文化充分渗透其中,历代工匠雕塑以及具体的工匠故事都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显,保证学生在良好的工匠精神氛围中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具备更端正严谨的学习态度[3]。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渗透工匠精神,可有效保证学生在机电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教师的专业指导以及对该领域工匠故事的生动展现也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积极朝着工匠看齐,将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
(二)融合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突显工匠精神
教师对学生进行机电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需要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态度,这其中需要教师以工匠精神内涵为基准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样才能让专业教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在榜样力量的吸引下更深刻的理解专业技术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和社会需求将企业规范、机电专业要求知识吸纳到脑海中。
例如,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具备一定职业道德,在课余时间或者课堂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机电领域专业人才的纪录片或者大国工匠纪录片,让学生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丰富学生内心想法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受到积极影响,在学习机电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精神,对敬业乐业等基本职业意识以及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优秀品质进行学习。对专业人员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学习和模仿,实训过程中了解该企业的具体要求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全新要求,从理解多种要求的过程中领悟工匠精神的精髓。
我国经济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支持,所以教师需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对学生贯彻落实制造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品质和细节,让机电专业在该领域形成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三)应用时代发展要求,渗透工匠精神
我国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领域劳动者的优秀品质通过多种途径尽显,教师针对机电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也需要进行创新优化,通过对技能型劳动者身上优秀品质的挖掘和展示吸引学生对职业素养实现深化理解,带动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标准的前提下也能让机电行业在市场供给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例如,在讲解机电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一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工匠精神进行融合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本身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包含着专业精神、职业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机电专业知识本身,还需要对整体行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环境中人们对机电行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解。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时代发展背景影响下教师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对当今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机电专业人才付出的艰辛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保证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品质细节,具备更优秀的职业素养。
四、结束语
在中职机电专业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有效让学生了解该行业需要具备的原则,并且将工匠精神深化为自己的职业精神,具备更良好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教师在应用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加端正的态度,并且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有更尊重的态度。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也可以实现向社会输出更有用人才的目标,引导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应用学过的机电知识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左政.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新一代:理论版, 2018(17):29-29.
[2] 陈荣修. 能工巧匠,制造强国的中流砥柱——浅谈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做法与经验[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 000(023):100-101.
[3] 王艺静. 浅谈中职学校能工巧匠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考试周刊, 2019, 000(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