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林丽敏
[导读]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理念
        林丽敏
        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802
        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理念、在审美教育中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师生互动性强化等方面出发,为中职学校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并实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培养审美

        在当下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中,美术教育与培养同样被列为重要发展学科中。在美术这一学科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审美,审美能力是指学生欣赏美、观察美、领悟美的一项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存在问题
        首先,部分中职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和教学成果等功利性指标,重视容易出成果,容易宣传的学科,忽视了美术教育等关乎审美、创造力、想象力提升的课程。教学安排上不够重视美术教育课程,课程设置数量相对较少,排课模式片面,对美术课程效果不理想。
        其次是美术专业教师知识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水平,教师缺乏设计课程与创新课程的思维理念,课程开展空间小,对相关美术专业知识、美术功底、美术技能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活动简单单一。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为主,对于课文实践以及综合性活动学习很少开展,学生没有自我认知经验和感受,丧失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的判断。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局限于教师传统的教学形式中。
        第三点,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偏远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认知能力水平低等问题。学生自信心不强、思维局限、审美水平低、教学中接受能力差等问题容易给教师教学造成被动。
二、在中职学校中展开美术教育与审美培养的优势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仅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看待外界事物的目光和视角方向,还关系着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美的存在,提升自身审美素养,让学生具有对美的鉴赏能力、美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大部分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主,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基础上,将较高的审美能力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才能够使个人魅力发散,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也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三、解决中职学校中美术教学问题
(一)将课堂信息化,迎合社会新时代
        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教学信息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差异化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中最关键的是,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带来生动、形象、直观的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播放经典电影、人文历史纪录片、美术大师的趣事集锦等,让学生感受美术课堂并不枯燥,对固有美术教学观念进行梳理。在保留好的教学观念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教学观念,探索更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美术课堂打造成生动、形象的新型课堂。例如,在讲解人物绘画时,教师课前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人物画作品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并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大师作品的魅力。
(二)校方多支持美术课程教学活动
        对教学过程要求提高,也就是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逐渐递增。校方领导提升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完善美术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师素质上入手,逐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要求校方展开美术教师专业小队,对美术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美术专业技能、美术史等方面进行深造学习,提升整体艺术素养。才能使得学校开展规范的美术课程,教师的基本条件具备后,才能对美术教学有把握的进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丰富、精髓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自信心
        在培养学生美术审美素养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审美理念培育和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理念。大部分学生之所以缺乏良好的审美理念,是因为在美术审美教育中缺乏教师的良好引导。只有美术审美教育中积极加强引导,通过理论与实践密切融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水平,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在后续的绘画作品中积极融入审美元素。
        在美术这门艺术中,美术作品和理念以更纯粹的美打动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美术作品中探索人性的真、善、美,能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美,在美术作品鉴赏过程中,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的碰撞,并逐步将这些美好的感受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修养。所以做好中职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我,并能通过美术的方式表达自我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借助作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
(四)设计美术课程多元化
        首先敢于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丰富的色彩和美术技巧的组合,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因此,在学习美术创作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深刻的情感内涵,从而引发共鸣。而学生自己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表达自我和宣泄自我的过程,通过美术作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对于学生净化自己的心灵,保持内心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校方领导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熏陶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原来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建筑或摆件等都是与艺术息息相关的。学校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花都是学生创作的良好素材,学校每天都有各色各样的学生,他们的衣着搭配以及行为举止都是教育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最贴近生活的素材,通过教师对特定学生的行为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更加注重于细节的处理。
        第三方面可以通过参观美术展览馆、陈列馆、雕塑馆等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在传统课堂的美术教育中,只在课堂中对学生传输美术思维是完全不够的,学生并不能够全部感受到艺术在现实中的存在,应该走出课堂、走出社会、走进实际生活中。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相关的画展或摄影比赛等活动,以多样化的视角带领学生认识美术作品,为自己的创作也增添一些灵感。在这样多元化的艺术活动以及高雅的情趣活动中,陶冶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开拓视野。
        第四方面是可以展示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学生讲一讲灵感来源,或借鉴、临摹哪一位大师的作品,从中的感受是什么,对其的画面和故事有什么真实的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不要制止说多、或说“错”的学生,应该多倾听,多鼓励积极正确的思想方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对审美能力有独特的正面见解,引导学生将正面情绪激发出来,感染其他同学,是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作品的立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结束语:
        我国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职教育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意识到学生审美理念形成的重要性,合理设计课堂活动以提升趣味性。通过开展多元化课堂活动,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审美思想的强化产生重要的意义。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审美能力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卫卫. 谈新时期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J]. 名家名作, 2018, 000(004):54.
[2] 王宁华. 在美术教学中提升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尝试[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 000(003):94-95.
[3] 赵盼.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J]. 读与写(教师), 2019(6):0236-0236.


姓名:林丽敏 出生:199206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浙苍 学历:本科(学士) 职称:中二 职务: 研究方向:美术专业,班主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